【热门】高考作文三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 篇1
语文专家:押中题未必能得高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大数据预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成为不少信息供应商的噱头之一,其中以百度预测最为引人关注,尤其是其押中了今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自由主题,让不少网友喜出望外,表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高考作文了!到底大数据压题靠不靠谱呢?
高考作文押中题一直是不少考生的梦想。进入云计算时代,用大数据来预测高考作文题成为今年不少信息技术公司的主攻对象,甚至有大数据库号称押中今年高考12道作文题。
大数据库提供六命题方向
今年高考前夕,百度预测推出了高考作文预测项目,记者登录百度预测网站,就可以打开高考作文预测页面,页面上出现一个类似蜂巢般的图表,分成六大色块,每一个色块都代表今年高考作文最有可能的命题方向,每个色块均有一个主题,并配有命中百分比数据的分析,包括时间的馈赠(28.61%)、生命的多彩(15.80%)、民族的变迁(14.99%)、教育的思辨(14.58%)、心灵的坚守(14.03%)和发展的困惑(11.99%)。根据这六大方向分别配有8~9个不同的关键词,点击这些关键词就会出现3篇例文,再次点击例文,就会和百度搜索联系在一起,直接查看例文和相关素材。
根据这一预测,百度宣布这一预测项目成功押中今年全国18道高考作文题中的12道,如时间的馈赠,关键词为依旧和记忆,对应今年高考作文题中,江苏卷和广东卷的作文题目分别为什么是不朽、胶片与数码时代。而生命的多彩中,直接给出了关键词自由,几乎完全和今年上海作文题穿越沙漠的自由和不自由契合,而青春一词也在江苏卷中提到。
百度预测方面认为,这次预测充分展示了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命中率之高令人难以想象。
挖掘8年海量数据做预测
据百度大数据专家介绍,此次预测高考作文题是百度挖掘了近八年各个省市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并且结合了近些年的搜索风云热点和新闻热点数据,根据当年社会思想的关注与潮流,现有数据和实时数据相结合组成百度作文预测的大数据库,并在它们与高考命题之间建立关联;而后,百度大脑将前面提到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概率主题模型算法模拟人脑思维,反向推导出作文主题及关联词汇,从而进行主题预测,提供关键词、几率以及范题和素材。
专家称,这种海量数据的分析对于一个每天需要响应几百亿次搜索的门户搜索网站来说,技术上并不算什么,主要是如何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表面上看,命题者的思路千变万化,毫无头绪,但是一旦放到海量数据下面进行分析,命题的个人意志一定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和信息的影响,大数据预测者就是要找到这个可能影响命题者思路的变量因素,而这中间的规律和轨迹又不是个体命题者能够体会和察觉的。
考生:上百范文等于没押题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小利也告诉记者,实际上,所谓押题只能是把所有的希望押在几道题上,然后通过背诵文章、背诵结构和材料,确保写出高分作文,如果像大数据库这样提供了四五十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又有3篇例文和大量素材,这样算下来就是100多道作文题,如果给你100多道作文题就不叫押题,直接叫复习而已,因为给出的可能性太多,其实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实际高三也会复习到大量作文题。
真正好的作文题不怕押中
陈庆雯老师坦言自己从不会让学生押题,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真正好的作文题并不怕人家押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柯汉琳也表示,用大数据押题不但能让考生看到,也会让命题者看到,不排除命题者为了避免和大数据分析碰车特意另辟蹊径,而且就算是沾边押中了部分关键词,能不能得到高分仍是未知数,这些年作文题思辨性越来越强,几乎难有标准结论和答案,即便是范文可能也会因为缺乏新意而无法得到高分。
陈庆雯老师表示,押中完全一样的作文题的几率并不高,如果学生自己没有理解、分析能力,似是而非的去生搬硬套材料和范文,阅卷老师一般都能看出来,不但不会得到高分,甚至可能因为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获得低分,不如扩大阅读面,储备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制胜法宝。
高考作文 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守望良知 方为温暖之壤
喧嚣世事,匆匆疾行的人群于淡漠的面容背后的一颗柔软之心,似乎渐变冰冷,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社会,亦不是社会原有的模样;所以一则温暖的新闻对融化心中冷冷的防备,催生爱与善的花蕾,是何等重要。
一个因儿子太忙而挂号等候的老人,一次画展上贴心而关怀的对孩童无心之过的处理方式,都如一缕春风动人;但,总觉得无法再撼动内心深处的冰层。只有“油条哥”的新闻放在面前时,才觉不但温暖,而且有一丝辛辣令我们心中一跳,以“反思”为名的力量正凿开坚硬的心房。
因为它不似其他两则新闻一般仅是充盈人情温暖,如同悬于半空的扑面柔雾,而是直接叩问沉寂已久的道德底线,从最基本处亦最深处唤醒内心的另一只眼睛。
我们已缺失感知温暖的能力久矣,更别说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迟钝间,竟已不知连最基本的良心都在被浮华日益噬灭。那位炸油条的青年,实际上极普通,但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却仍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底线,无异于给混沌麻木的我们一记警响。我们看着他,他便如良心之塔上的小小守望者,点亮自己的那份火把,不大,却足够明亮,足够给蛰伏于黑暗中的心房最直接的温暖。最强烈的破土冲动,方可打开以温暖看待世间的眼睛。
若连对基本的良知与道德底线都仍麻木的人,又怎能期待他们有感知其他人情温暖的能力?悲哀的是,当今社会在一次又一次道德的考验中尴尬地下调良知的底线,培育温暖人情的土壤——良知与道德,都已渐渐封存了,难道不需要“油条哥”这样坚守良知、走出黑暗的`人物来打开麻木淡漠已久的心房吗?在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日,他并无抱着“随波逐流”之意,也无贪图小利之念,纵使自己只是普通的小贩,仍知良心之可贵、待人之真诚,难道不是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与鼓励么?
熊培云有言:“心地温暖者,亦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温暖与善意从不会凭空而生,这位守望着良知底线的油条哥,便是身体力行地为我们空荡的心房铺上肥沃的土壤。保住岌岌可危的底线,以一点光明烛照破土的希望,方终有生长出善意温暖的可能,方终能重拾内心温暖,亦以温暖待人待世。
德不孤,必有邻。其人之守望,终相信并不孤单,而是美好的先曲,温暖滋生之土壤,睁开我们另一只充满温暖的眼,看见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点评: 文章的标题“守望良知,方为温暖之壤”统摄全篇,表达了对良知的渴望和良知对温暖的影响。
第一段写令人忧虑的社会现状,凸显新闻中温暖的力量,紧扣“任务型写作”的“任务”要求,落笔不凡;第二、三段用形象的语言比较了三则材料中温暖力量的差异,写出“油条哥”良知的重量;第四段分析在最基本的良心亦可能被浮华日益噬灭的背景下,“油条哥”所彰显出来的极普通却足够明亮的光芒;第五段联系当下培养良知的土壤渐冻的社会现实,再次论证“油条哥”良知温暖的力量;第六段又以熊培云的名言引出“油条哥”对现实巨大的影响;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展望未来,给文章增添亮色。
文章切合题意,思考深入,体现出考生较高的思想水平;论证层层推进,渐次显现出逻辑的力量;语言洗练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高考作文 篇3
原来,就这样的毕业了。
18号,是我们的毕业典礼,看着银幕上一位位老师真挚的寄语,我默默地泪如雨下。泪水一滴滴落下,滴在手心,感受到泪水中那尚存的温热。这是离别的泪,太多的舍不得交融的泪。
可是,我却又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前排嬉闹的男生不小心看到了我落泪的伤感,一时间愣住了。但也只是那几秒,他又恢复过来,继续嬉戏,全然不顾这离别的场合我,或其他像我一样有太多不舍得的人们内心的悲哀。他继续恣睢着,让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矫情,可笑。不哭不哭。
回到教室,我们都等待李老师请我们吃凉面盒几个同学请喝奶茶的承诺。忽然,一位同学大叫:“凉面来啦!”大家便兴奋地跑出教室,左顾右盼张望着。在一个很大的竹篮里放着我们全班65名同学的午饭——凉面。我们蜂拥着跑到前面,兴高采烈地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凉面,高高的举过头顶,骄傲地回到座位,便“吧唧吧唧”吃了起来。
“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凉面!”一位同学边着边自豪地说。我不禁在心中念叨了一遍这句话。这是我们全班第一次在教室里吃东西,但也许,也是最后一次了。
18号,是考试结束的日子,是无数高三同胞解放的日子,但也是毕业的日子,是我们聚在一起三年后不得不离别的日子。
李老师脸上一直洋溢着高三来少有的微笑,那微笑是那么久逢,又是那么会心。老师是从心底里感到快乐的,因为我们这一帮他最最可爱的学生。但我似乎又从那微笑着的眸子里看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一闪即逝的那一抹淡淡的忧伤,不舍。同学们拿着凉面在狼吞虎咽,亦是笑脸。那考试结束的兴奋,聚在一起的欢乐都交织在一起,汇在那一张张明媚的微笑中。
奶茶也是在欢呼声中提入教室。教室是喧闹的,同学们的热情是高涨的,欢呼声是持续的,和谐的乐符是保持的。恍惚间,我仿佛感觉这一切就这样一直继续了下去,就这样不终止……
接到毕业照的那一刻,喧闹已止。已陆续有同学背着书包走了。望着一个个熟悉的背影渐行渐远,又逐渐变小,变模糊,我的泪水又落了下来。默默在心中念叨一句重复的话语:亲爱的同学们,再见了!有缘一定会再相见的!
我请班主任李老师在毕业照上签上了珍贵的签名,然后默默端详着:十年后,我还记得您。您还记得我吗?
最后,我清好书包,坚定地踏出了教室。我没有和任何人说再见,因为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再次相见的。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15班的同学们,来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