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2021-08-19 00:03:35
【热门】高考作文集锦七篇

【热门】高考作文集锦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作文 篇1

“文以意为主”“意高而文胜”,思想品位是衡量文章价值的天平,所以,立“意”应是写作的第一要务,而思想性、艺术性二者兼备的“德”“艺”双馨之作,则是写作上深刻性的最高境界!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也是作文立意的较高要求之一。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深刻”是这样表述的: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b.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c.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高考作文要求“深刻”,旨在强调“四性”: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启发性。它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目前同学们作文在思想性方面普遍比较“幼稚化”,这主要是观察、阅读、积累不足,如:联想和想象能力不够,跳不出自我;叙述平淡,感情冷淡甚至冷漠;罗列与话题相关的材料,不能揭示本质;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空洞说教,既无材料,又无条理。其实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或题目)是有鲜明的思想倾向的,而同学们的审题和立意,以至于行文中如何把我们的思想表现出来,通过构思和语言传达给读者(老师),使我们的文章彰显出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后文说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作者总结性地概括了次此游览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如何让我们的文章也写得深刻一些呢?

辩证的观点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对于同一个问题,常常是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方面,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要把二者综合起来谈。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三柄利剑。它可以开拓作文思路,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

(1)运用联系的观点:包括量变质变、内因与外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请看一篇思辩型作文中的一段:

例1:欧洲人喜食沙丁鱼,但沙丁鱼很难养,因为它们生性懒惰,常拥挤在一起而静止不动,死亡率很高。为此,人们在饲养的沙丁鱼中放几条鲶鱼,鲶鱼喜食沙丁鱼。沙丁鱼为了活命,四散而逃,由于游动又大大提高了成活率。但是,如果鲶鱼放得多了,沙丁鱼都成为鲶鱼的美食,人们又怎样尝到新鲜的沙丁鱼?可见,能否吃到新鲜肥美的沙丁鱼关键还在于能否控制好鲶鱼的投入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就如一个工厂的发展吧,最主要的固然是领导是否得法,职工是否肯干,但与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有关政策能无联系吗?与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销路、运输以及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等等都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学习的进步也往往会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联系在一起,往往“小不周而乱大谋”。

【析】这一段由沙丁鱼与鲶鱼的联系想到工厂的发展与领导、职工、政策等的联系,想到学习的进步与小事的联系,处处离不开联系,议论全面、充分,让人信服。但要弄清楚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及联系的种类,就主要的联系进行重点论述,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面面俱到。

例2:《拒绝平庸》

哲学家萨特的一位朋友出车祸之后却高兴异常:“我终于出事了!”一句话弄得哲学家愕然。

日子平淡无奇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连车祸都当成了拒绝平庸的一种文化。

当然,这种想法太过极端,在日常生活中,“拒绝平庸”最常体现在穿着中。

红衣服,绿裤子,黄头发??每当在街上看到“奇装异服”以标榜自己不平庸时,我总会不禁想到霍尔顿。

当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美国之后,街上总能看见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红色鸭舌帽装扮的男孩子。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个性,彰显与众不同之处。可转念一想,这种“拒绝平庸”的方式到底还是塞林格预设好的,扎堆的红色鸭舌帽不也是新的平庸了吗? 拒绝平庸的方式不是模仿他人,更不是举止“雷人”,行为出位。

【析】文章以“车祸”故事开头,便不同凡响,夺人眼球。联系开去,作者的观点也新颖独到、与众不同:“拒绝平庸的方式不是模仿他人,更不是举止‘雷人’,行为出位”。

【名言】

1、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这也是生活》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3、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俗语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一《苟子?劝学》

5、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

6、千里之堤,渍于蚁穴。――俗语

(2)运用发展的观点:对新事物的看法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例3:高考作文《该做?谁做?》的片断:

毫无疑问,“助人为乐”该做?人人回答起来都那么干脆坚决,甚至这干脆坚决中还有种对生活中助人为乐精神太少的埋怨和不满。埋怨谁?不满谁?当然谁都不会想到自己。别人遇到麻烦事,自己却悄悄走开的人出于什么心理呢?大概是想有人会去做的,总会被做好的,不必是我。有这样想法的人多了,助人为乐的人就少了,人们的埋怨又多了,当然是怨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别人”,自己其实也是自己所埋怨的“别人”当中的一个。 什么时候才能不埋怨别人呢?答案简单――做?我做?我们赞美助人为乐的品质,我们自己也要助人为乐;埋怨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又做了没有,做了些什么。当我们都能助人为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有值得自己和别人赞美的品质。我们不再埋怨和不满。

高考作文 篇2

有人说,作文水平靠平时积累,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专家却说,虽然高考作文最能考验考生的语文功底,但也是加分的最大法宝。临考前三天,如果能有的放矢地复习,一样可以有事半功倍之效。

语文考试时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稍留空余。本报名师团专家、周南中学教科室主任刘兵等认为,作文用时一般在1个小时以内,其中审题不得少 ……此处隐藏7468个字……的形式指引读者走进原诗的意境,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作者写作上“学以致用”的本领,使文章出采。

不仅古典诗词适于仿用,现代诗词亦可借来“攻玉”。比如作文《责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巧妙地对文章作了一个漂亮的结尾: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面对责任,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样闪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亮。我想,诗词就是“萤火虫”,用好了这只“萤火虫”,相信它一定会为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阅卷者“疲惫”的双眼。

高考作文 篇6

我次次考100分,在班上乃数一数二。

有一次,我又考得了100分。看其他的差生,看着及格的成绩欣喜若狂,我一摆手,100分早习惯了,再也不会像第一次那么开心了。

回到家中,刚好看到妈妈拿着电视的遥控器又换了一个节目,"回来了啊,听说你们这次考试,多少分?”妈妈眼睛盯着电视,嘴上说。"一样。”妈妈跑过来,亲了我一口,我放下重重的书包,在沙发上坐下,想看会儿电视,"去去去,你看什么,马上考试,写几套卷子去!”妈妈没好气的说,我只好走进屋子里。

我拿起钥匙,对妈妈说:“邻居小毛家一起复习。”妈妈哦了一下,继续看电视。

小毛家的门是虚掩着的,我直接走进去,"小毛,又不及格,才55分,邻居都考100分,你估计连你们之间的差距是几分也不会算了吧!”熟悉的叫骂声又传进我耳朵里,我只好回家,不打扰他们。

第二天,又小测验了,有一题我知道错了,没来得及改。"赵可,98,第一名……孙小毛,61,倒数第一”老师排了名,98,我第一次考这个分数。

放学后,我看到小毛的妈妈接小毛,小毛激动的扑上去,"妈,我及格了!”,小毛妈心情一下子好许多,响响地亲了一口小毛,"好样的,儿子!”我把手插到兜里面,装作没有看到走了过去。

家中,妈妈见我回来,关了电视,"考几分?”,我眼睛一亮,"98,妈,这是我的新分数。”妈妈毫不领情,"什么,才98?”,妈妈以为自己的耳朵坏了,我点点头,妈妈飞快地往前走几步,"啪”的就是一巴掌,我捂着打肿的一边脸,一时说不出什么话,退了几步,转身跑进屋里,用力关上门。

为什么,为什么差生仅仅及格,他的家长就十分开心,我和满分的差距只有两分,我的家长就这样?

高考作文 篇7

有一个男生,数学特棒,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得过一等奖。他对自己高考数学的定位是满分,可是这个定位,对他却是一个心理压力,弄得他过于紧张了。

高考那天,这个男生满心想拿满分。卷子发下后,他就摆出一副拿满分的阵势来做题。结果,考题刚做到一半,他就听到身后的考生开始翻卷子。这一翻卷惊动了他,他就想了:这是咋回事?难道还有人做得比我快?他也不知道身后的考生是个什么人物。因为按照规定,各考场的同学都来自不同学校,互不认识,他又不能回头看,心里就有点儿乱了。

他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绪调整过来,继续做题,可是身后那个考生又翻上卷子了。更可怕的事还在后面,考试结束前半小时,身后那个考生就提前交卷了。这一交卷,把这个男生给吓着了,他觉得自己在北京市就够厉害了,可今天是怎么回事?他就开始怀疑自己不行了,满脑子胡思乱想:是不是我做题慢了?是不是我不适应这个题?你想,就两个小时考试时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脑子里一起作用,他还能考好吗?最后出来以后,他就非常沮丧,对我说: 王老师,这回我得不到满分了。

我问:怎么啦?

他就把情况说了一遍,我说:那下午我去看看那个考生是个什么人物。

下午,我一了解,你猜怎么着?原来,身后那个学生是个体育特长生。人家数学就是考50来分照样能上大学,完全是考着玩!结果却把我这个学生给弄惨了。你看,学生的心理脆弱到什么程度?

以我理解,具备应考能力,本身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从教25年,我一直与应试教育战斗,但我并不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相反,我一向认为,考试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实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双赢。

如今,中考高考完全让社会上炒作起来了,大家看得太重。我认为,一个顽强的孩子,什么问题都可以应对。参加中考高考,应该顺其自然。

有一年高考,在我们学校门口,停着几辆白色的救护车,并且灯光闪闪,如临大敌。我觉得这简直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叫个救护车来干什么?管事的人说,怕有些学生缺氧。我过去一看,真的有一堆学生躺在那个输氧车上吸氧。

我觉得高考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事。说实在的,高考的题目设计得挺好,由易到难,利于每一个学生正常发挥。这些救护车、氧气车,可以作为应急之用,但不该停在最显眼的地方。

有一年我在青岛,高考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有一些家长,怕从考场附近路过的汽车影响到孩子的发挥,便自发地组成人墙挡在马路上,不准车辆通行,结果是哪个地方有考场,哪个地方的交通就处于瘫痪状态。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这点儿干扰都经受不住,他的心理该脆弱到什么程度?我们国家要是培养这样的人还有希望吗?你搞得大张旗鼓的,除了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和紧张程度,不会带来任何益处。

我想讲讲历史上两个相反的案例。美国有个名人叫瓦伦达,是一个高空钢索表演者。有一次,他在一个重大活动中进行表演。上场前,他不断提醒自己: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

然而,他在表演中不幸坠地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瓦伦达以前并不像这次。每次表演前,他总是专心准备,总是想着怎么走钢索,从不关心其他事,也不会为成败担心。而这次太看重成功了,反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件事,后来成为心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叫做瓦论达心态。

还有一个相反的例子发生在数学史上。1796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有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学生叫高斯。每天,高斯要做出老师布置的三道数学作业。这天,他顺利做完了前面的两道题,可是,第三道题,他做得非常吃力。这道题的要求是: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他用尽所学知识而毫无进展。于是,他尝试着用超常规的方法去解开这道数学题。

第二天,他把答案交给了导师。导师看过后,非常惊奇,问道:这是你做出来的吗?高斯回答:是我用一个通宵做出来的。导师激动地喊道:你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原来,多年来,这位导师一直试图解开这道题,而他把这道题误交给了高斯。高斯后来回忆说:如果知道这道题两千年来无人能解,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解开它。

这就是心态奇妙的力量。

《【热门】高考作文集锦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