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作文集锦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高考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谈高考作文 篇1
高考第一科语文可以说一直是社会的焦点,也是公众和舆论议论的中心。一方面是一般公众对高中数理化多数都忘得差不多,难以判断题出得如何,也无处下嘴议论,那些专业的门槛虽然并不很高,也曾经学过,但还是很难跨过去。但大家都识字,都有文字的理解力,作文题人人都可以议论一番。另一方面当然作文和社会有联系,题目容易让人有所联想,也可以借着作文题目浇自己的块垒。所以关于作文题的各种议论最多。这当然是好事,让众人关注还是有好处的,因为语文水平提高被社会关心毕竟是积极的;但也会造成对出题方的压力,往往会让专业精神受到冲击。
评判高考作文题的好坏,当然见仁见智。但有两个标准还是有意义的,也需要社会有相对的共识:一是高考就是要考出学生适应不同大学学习的不同水平,还是具有选拔性的考试,因此还是要有区分度,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现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水平高的学生能够有发挥的余地,可以一展其才华,水平低些的也能写出自己的水平。这样的题目既不能太难,太难了就都写不好,大家一样差;也不能太容易上手,大家平时在整个高中阶段已经经过反复练习,也经过了押题,很多范文都背得滚瓜烂熟,如果题目正中下怀,就容易大家都写的一样好,也难以看得出来高低。二是高考其实终究是看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否适应大学学习的需要,看理解力、表达能力和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不是看学生是否是有大作家、大社会评论家。有人说大作家来考不一定能考得高分,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大作家的想象力和表达力高则高矣,但却未必能适应高考的需要。高考本来就不是为了发现文豪。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社会见解,当然极为重要,社会非常需要,但那其实有另外的空间来展现,现在社会的出路也很多样,不会被埋没,但这些也难以在很短时间的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充分展现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实高考作文最终还是要受到自己的功能和性质的要求的制约。
看今年高考九个作文题,其实很有趣。从总体上看,这些题目主题积极,社会意义都很正面,这些都会毋庸置疑的。相对看来,题目都相对较易入手,学生们都能有所发挥。而议论文为中心的态势没有改变,但近些年主流的高考题是以具体事件等为引子,引发议论的事件型作文。传统的命题作文最近一些年已经不再普遍,而今年可以说是传统式的命题作文和事件型的平分秋色。传统式的命题作文的复苏还是值得注意的。我以为全国1卷《奖惩之后》和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体现出高考题的特点比较充分。全国1卷用漫画来表现,学生发挥空间大,可写的多,区分度高,容易考出水平,是题目中难得的。这个漫画好就好在指向性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看起来还是容易理解的,但真琢磨其意味,也并不容易。这就让各种不同水准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但水平如何,可以通过这个题目考出来。这题目也无从押题,只有靠考生平时的积累和整体的语文能力的积累。而考生领悟多少,能表达多少就真正能够体现他的综合的语文能力。上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看起来大家都能说一些,但真说得深入就要一定水平,但又不是太难,和当下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也息息相关。对他人的评价会影响他人的生活,我们也都是他人的他人,这里其实有很广阔的发挥的空间。
全国2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直接把现在语文教育的困扰交给学生思考,也会让人押不着题,或者是高中老师训练的盲点所在。但这个题似乎难度相对较高,这个问题社会公众也有各种分歧的意见,专家们也正在不断进行探讨,要求中学生能够给出很独到的答案则相对不太可能。大家谈也可能会流于泛泛而谈,无论水平高低,都难以深入下去。全国3卷的小羽创业或浙江的虚拟现实都是热门现实现象,其实比较容易切入写,也会有所准备。前者是应和今天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者是和今天最时髦的VR议题相连。这些题目考生都能顺着路子发挥,不易跑题,也会写出一些水准。
北京的两个题目,第一个关于华阴老腔,涉及传统文化议题,也是社会流行现象题。这类题,社会上人觉得很时尚,很切近社会,其实写法也有一定的路子,并没有超出社会流行见解的观念。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其实时尚性也并不弱,考生的一般知识面也并不太窄,这些题进入相对并不难。北京第二个题目《神奇的'书签》虽然题目比天津的相似题目要复杂些,但也并不难写,基本思路其实和天津的《我的青春阅读》相差不多。常有人以为中学语文教学还是死记硬背的一套,其实对中学语文教育隔膜,现在中学教学观念和社会上一样新,激励学生创意,对现在社会上的流行议题,对媒体等都说的新观念早就有反应,大都市学校如此,许多三四线好学校也如此。我有时倒觉得反而对语文基本功训练有些欠缺,不扎.实。
江苏的《话长话短》是传统本分的议论文,虽然容易准备,但写好也有点难度。其实这样的传统题目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准备这样题目不容易,临场发挥还是要见到功力水平。这样的题也属于见仁见智的。至于天津的《我的青春阅读》或山东的备好的行囊,发挥空间很确定,思路也很清楚地限定在题目中,都相对容易写,老师也容易在平常训练中准备好了,也不容易看出学生水平。高考作文出题其实很不容易,要经过学生的检验,也要社会的检验,在这些复杂的要求中寻求多方平衡其实是重要的。
谈高考作文 篇2
一、训练目标
1、学习选择凡人小事表现深刻主题的方法。
2、提高选材立意的能力。
二、要点指导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石,正如清代古文家刘大柑所说,作文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里手段,何处设施?而要表现深刻的主题,并非什么材料都可以信手拈来,必须认真筛选。
中学生阅历不深,见识不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他们的一笑一v、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印在你的记忆里,“活”在你心中;他们做的事、说的话虽不起眼儿,却触动着你的情感。影响着你的思想和生活。这些凡火小事随处可见,作文时不必冥思苦想或凭空编造;这些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采撷而来,真情实感会自然流诸笔端,用不着去无病呻吟。可见,身边的凡人小事是我们作文材料的主体。只是需要我们下一番“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干”的功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小中见大”呢?
1、将凡人小事肾千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写。
文章立意深刻与否。与材料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关,要审时度势,使立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挖掘凡人小事的内蕴,揭示深刻主题。
有些凡人小事。从表面看平淡似水,但如果能鞭辟入里,挖掘材料的内蕴,却能发现深刻的道理。如峻青的《雄关赋》,只写了登临山海关的一件小事,但作者从眼前实实在在的山海关,联想到心中的雄关—信念。开掘出“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伟大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坚固、最强大的雄关”这一深刻的主题。
3、运用象征的方法表达深刻的主题。
象征是借形象符号,暗示某种意向的写作技法。它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某种知觉和想像的形象的暗示,激活读者的想像力,使读者对于形象所富藏的深层意义有深刻的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一是能表达难以“明言”的主观感受;二是能给读者创造广阔的“想像空间”,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高尔基的《海燕》,着力描绘海燕飞翔的雄姿,将革命者勇敢、乐观、坚定,渴望“暴风雨”到来等优秀品质隐含其中,令读者驰骋想像,体会文章的含义。正因为象征手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记叙文中,如果能恰当挺用,即使小题材,也可揭示深刻的主题。
当然,“以小见大”的方法决不止以上三个。此外还有“积小成大法”,即将生活中许许多多小材料聚集在一起,可以反映一个“大”主题。如关于雷锋的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的文章,写的都是雷锋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合在一起,便体现出雷锋的伟大人格。如唐R《琐忆》选择了鲁迅先生七件小事,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还有“对比法”,即通过两个小题材之间的对比,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他在体育补测时,为了争名次故意左摇右晃撞人,结果自己没站稳摔倒了,而被撞在后面的同学却停下来把他扶起,终于共同到达终点。材料很小。但一“撞”一“扶”鲜明对比,说明了那位同学正直、豁达、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而“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至于运用哪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要灵活处理
谈高考作文 篇3
湖北省高考考了这样一道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凭心而论,这道作文的话题指向性是非常显豁的:可直接写“母语”,也可由“母语”说开去。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道没有多大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事情果真如此吗?
笔者今年有幸参加了湖北省高考阅卷,在13天时间里,共评阅了20xx来份作文。除偶尔为一二篇优秀作文击“键”赞叹外,的时间却不得不为一些低水平(特别是偏题离题)作文黯然神伤,嗟叹不已。这些作文(大概有三分之一吧)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在此试作一小结,以为后来者戒。
一、曲解话题
什么是“母语”?简而言之,母语是一个民族(可以指某一具体的民族如满族、蒙古族等,也可以指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这既是一个浅显的常识,也是由作文材料可以导出的结论。然而,很多同学却对“母语”作了另一种解释:母语就是母亲的话。有的写母亲的某一句话给他十几年的人生以启迪;有的写家里发生了冲突,母亲的一句话使矛盾冰释;有的写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正是母亲一次次的点拨才使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茁壮成长。这类文章很多写得情真意切,颇富文采,但因为它审题立意错误,自然只能打入另册。
要消除曲解,避免似是而非的立意,应注意二点:其一,词语(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网络语言来“恶搞”,也不能用脑筋急转弯来“变形”;其二,孤立的一个词语可能是多义的,然而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往往是单一的,我们在确定义项时应紧紧抓住语境。二、断章取义
在众多偏题作文中,有一部分学生以“民族文化”、“发展”、“根”为话题,作文中只字不提“母语”。这些词语虽取自原材料,但因为不是话题中心语,因而以它们作话题自是很不恰当的。要纠正这个偏差,关键是阅读理解材料要有整体观,要审清它的范围(材料范围和话题范围),另一方面要善于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三、弄巧成拙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在立意中往往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一新,但逆反要有度。在这次考试中,有的同学提出要淡化母语的地位,甚至要让母语消亡。母语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母语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以“母语消亡”立意的学生本质上不一定是不爱国的,但宣扬让母语消亡,其贻害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写这类文章的同学要端正思想,加强修养,多读点哲学方面的书籍,让境界高远一些,视野宽阔一些,思维缜密一些。
四、暗度陈仓
有一类同学落笔点“母语”,但接下来却是写“诚信”、写“和谐”。“母语”怎么变成了“诚信”、“和谐”呢?他们的逻辑是:“母语”是“民族之根”,“诚信”和“和谐”也是民族之根,那么“母语”就是“诚信”或“和谐”。这个推理就像“苹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苹果是香蕉”一样滑稽可笑而不堪一击。
要克服偷换概念、转换话题的毛病,我们必须遵循概念同一律(即同一个词语在意义上要自始至终不变),推理要合乎逻辑、事理。
五、举棋不定
有的同学,一会儿写“母语”,一会儿写“母亲的话”,从头到尾,左摇右摆。另有一部分同学,文章写了六七百字,才发现跑了题,于是赶快围绕母语发一通议论,生拉硬扯把前后文拼在一起;时间稍充裕的同学,则硬着头皮围绕“母语”再写几百字。这样不相干的两块拼在一起,自是特别刺眼。要消除摇摆不定、仓猝补救的现象,关键在于平时就要养成审题习惯,而且要肯花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六、迷失自我
作文本应是个性化的大展示,不同的阅历、认识、情感,使学生作文千姿百态。然而,本次作文却给我们泼了一瓢冷水,首先是大多数作文的结构“惊人地相似”:前半文写母语的作用,后半部分写多元化文化下母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考生都受到原材料限制,把一篇材料作文变成了扩写,不自觉地当了命题人的传声筒。这与前些年把高考作文中提供的故事类材料扩写成小说,如出一辙。其二是很多作文的前半部分,堆砌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且又未对其进行必要的
分析,结果成了古诗名句默写大比拼,如果删去这些名言警句以及被套用的命题材料中的句子,作文中剩下来的自己的文字实在可怜得很。代圣人立言,成了时髦。当学生众口一词、千人一面,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谈高考作文 篇4
两位老师的观点都很新颖,也谈得很有道理,确实切中了目前高考作文中一些问题的要害。但我认为,高考作文自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高考作文,而不能以自由的生活作文的眼光来看待高考作文。在此,我也想谈谈我对高考作文的一些思考和认识,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高考作文与科举取士
谈到高考作文,很容易让人想到古代的科举取士。中国古代的科举取士基本采用的是一文定终身。关于这种形式的好坏,在语文界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这种形式好,能比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人认为因为存在着评分上的不公正性,不宜过多地夸大作文的选拔功能。到现在呢,又衍生成高考语文试卷中究竟该不该加大作文分数,更有甚者甚至引发了高考语文试卷中还要不要作文题的争论。《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高考写作吗》一文中就说到:“为什么不少发达国家因为(作文)缺少客观性的评价而不考作文,为什么我们的近邻——有浓郁中国文化底色的日本,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考场作文并不给予评分,在同等情况下翻出来以供参考,这恐怕是工业社会对写作内容、方式、数量的要求与农耕时代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关吧,老师笔记《漫谈高考作文》。”我认为,也不应该把高考作文一棍子打死,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取消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的做法是不现实的。高考作文自有其选拔功能,我们就拿走向极端的古代科举“一文定终身”来说,它不也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吗?中国古代出名的文人里,多数还是通过这条路走出来的,你敢说他们就不是人才吗?当然,你完全可以说,是人才,无论采用哪种选拔方式都可以脱颖而出,既然这样,我们还要现在的高考干吗?我并不是替科举取士辩护,我们现在的高考也并非科举取士,我也并不是说现在的高考就没有问题,包括高考作文我也认为应该改革,只是作文,至少在目前,还自有其选拔功能,不宜完全否定。
客观辩证看待目前高考作文
应该说,恢复高考以来近三十年的高考作文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不断尝试的道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各领风骚好几年,发展到现在,应该说呈现出来的是百花齐放的局面。我认为,出题人也算绞尽了脑汁,每年出完题以后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批评和指责。而社会呢,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因为只有批评和指责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我没有人云亦云,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我也并不认为高考作文题不可以批评和指责,我只是想说,不要动不动就采用全盘否定的手法,高考出题人对自己出的题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有他们的想法。
我认为,目前高考作文的症结还主要表现在命题的倾向性上,它直接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作文题的原材料部分,几乎都有“明显”的审题倾向性,这很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这也许才是造成《高考作文:你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一文中所说的“语言华丽、内容空洞的文章得高分”、“借历史故事说事的文章得高分”、“玩弄技巧、胡编乱造的文章得高分”的根本原因。因为学生根本就不再需要花太多的工夫去审题立意(材料里面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往哪方面写作),只需要“玩弄”点小技巧就可以轻松地得高分,他为什么不这么去做呢?可以这样说,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考作文题都在漠视对学生思维的考查,富有思辨、争论价值的作文题如凤毛麟角,学生只需要用一些小技巧、小花样,堆砌点历史的或现实的材料,去阐发一通出题人已然给出的思想,就可以赢得高分。这当然直接违背了作文考查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