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考作文汇总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 篇1十二年磨一剑,今朝见分晓——高考。说到高考,无数学子都不禁泪下,多年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一、重要
一场高考定终生。为了这场考试,无数学子挑灯夜战,寒窗苦读。但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无数个家庭的战斗。为了往后生计,为了脱颖而出,他们操碎了心,但一切都值得,因为这是高考。
二、艰难
高考之所以难,不只是题目难,还有要克服心理障碍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有些考生扛不住心理压力,直接从考场跑出来。这是一场磨炼,因为高考不只是考验人的能力、才华,更是考验人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但战士打战难,后勤补给更难。无数考爸、考妈,为了孩子能考好,有个好状态,不惜每日几大补,天天做好吃的。
三、考验
高考是对人才的考验,考验的首先是他们的实力,这也是高考的目的。其次考验的是心态,能否既重视它,又可以看淡它。重视它因为这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去展示自己的才华;看淡它是因为这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次小考验,参加高考也不是为了追名逐利。当然这其实也考验着父母,孩子考前,父母又不能表现得太紧张不然会影响孩子心情,而且在外面等高考的结束又是一场磨砺心志的考验。
十二年是为了一场高考,但回报是可观的,高考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它总藏着一些心酸的故事。
高考作文 篇2力排众议并斩获盛誉的沃德是某一类高明人士的代表。他们独具慧眼,不理众声喧哗,拨开云雾见青天;他们剑走偏锋,善于逆向思维,吹尽狂沙始得金。他们的成功秘诀,我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冷眼看繁华,逆风自飞翔。
真理往往藏在寂寞的角落,那里冷冷清清,人所懒顾。而唯有冷眼看穿繁华底色的人,才能不为流俗所动,始终坚持本色,奋力追求,迎着逆风一次次起飞,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冯梦龙的《智囊》里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吴越国向刚刚建立的宋朝派来一个使者,此公博学多闻,辩才无碍,堪称无敌。宋朝文武群臣多日来焦急难眠,苦议酬对人选,生怕在外交上折损了自家的体面。不料太祖皇帝赵匡胤哈哈一笑,派了个目不识丁的人前去交涉。吴越国的使者本打算来一番折冲樽俎,但见对方言语迟讷,双方话不投机,终于只有颓然默坐,铩羽而遁。此事一时间风传朝野,传为佳话,百官皆佩服皇帝这大巧若拙的计谋。赵匡胤的成功外交正是通过逆向思维获取胜利的佳例。
当所有的建筑设计师都热衷于精致小巧的建筑时,古斯塔夫·埃菲尔却设计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钢铁巨塔。当巴黎的市民初见此塔时无不惊怒万状,难以容忍这么个丑东西矗立在市中心广场。但真正的艺术魅力迟早会绽放,而今的埃菲尔铁塔早已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成为了法国的精神象征。设计师埃菲尔也是一个孤傲的天才,他不追赶时髦,不附和众议,一枝独秀,大放异彩。
唐宋古文运动被后世的评论家广为传颂,但在华丽的骈文风靡天下的年代,质朴的韩愈、欧阳修却饱受争议;《呐喊》早已被奉为现代文学的圭臬,但当年的鲁迅却被很多权威硕儒视作大逆不道的异类。还有疯疯癫癫的梵高,一事无成的陶渊明,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动古今。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总会将最高级的荣誉颁给最执着的“逆子”。
切莫去羡慕侯门相府的穷奢极欲,夜奔的红拂女会告诉你,风尘困顿中的李靖才是日后出人头地的英雄;不要去热闹的街头寻觅美人的芳踪,冷静的辛弃疾会告诉你,她们俏丽的身影都藏在灯火阑珊处。何必去香火鼎盛的寺庙求神问卜,通达的六祖惠能会告诉你,洁净的彼岸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做自己,不盲从,擦亮双眼,站稳脚跟,听从真理的召唤,向着风吹来的方向勇敢飞翔吧!
高考作文 篇3【题目】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解题】
可从“是什么”的角度谈“学习探究”。第一,可从正面角度论说“真正的学习探究的内涵是什么”“真正的学习探究的外延是什么”“真正的学习探究是什么样子的”等。第二,可从反面角度论说“真正的学习探究不是什么样子的”。第三,可从横向角度论说“中外教育中‘学习探究’的异同点是什么”等。第四,可从纵向角度论说“相比昔日的‘填鸭式’教育,中国现今‘探究式’教育的进步之处是什么”“未来中国教育中的‘学习探究’会是什么样子的”等。
可从“为什么”的角度谈“学习探究”。第一,可从正面角度论说“为什么要提倡真正的学习探究”“真正的学习探究对于兴趣的培养、个人的成长、人才的塑造、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等有何价值和意义”等。第二,可从反面角度论说“为什么需要遏止虚假的学习探究”“虚假的学习探究对学生的快速成才、教育的健康发展等有何危害和影响”等。第三,可从横向角度论说“为什么‘学习探究’在有些国家落实得较好,而在另一些国家则落实得不够理想”等。第四,可从纵向角度论说“为什么随着教育史的发展,社会必然会呼吁‘学习探究’时代的到来”等。
可从“怎么样”的角度谈“学习探究”。第一,可从实践层面论说“我们该怎么样在课内外进行‘学习探究’”“自己或他人是怎么样在课内外进行‘学习探究’的”“学生、家庭、学校、国家、社会该怎么样做才能使真正的‘学习探究’落到实处”等。第二,可从认识层面论说“怎么样看待与评价现今的‘学习探究’”,可肯定、否定或辩证思考。
【范文】
应试教育的“中国式”课堂探究
有调查者说:“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但我经历的却是另类的课堂探究,这是应试教育下流于形式的课堂探究,姑且套用“中国式过马路”,称之为应试教育的“中国式”课堂探究,希望能引起学校领导、老师重视。
我来揭秘一堂探究性实验课,带你走进真实的“探究”课堂。高三学生面前,放着一道探究实验题,你以为老师会让你动手做实验、找数据、做分析、写结论吗?这是奢望,探究实验与你无缘:老师让你翻到某页,看课本上的某一段话的提示,然后开始讲解关于探究实验的解题方法,指出易错点。讲完后,老师让同学们“实践”――做题目。“啊咧,老师,不做实验吗?”“都高三了,哪还有时间做实验啊!你是小学生吗?会做题就够了。你不想考大学了?”
回想高一、高二,也就做过 ……此处隐藏5271个字……“有用”的东西,而龙凤是幻想的产物,对人的实际生活是“无用”的,可是,龙凤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猪羊,“无用”所以胜于“有用”,在于龙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吻合人们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也就成了“无用之用”。年轻学子的成长。是生存技能的成长,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长,是需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的。
同时,重视“无用”的价值,还在于要破破当前危害特大的急功近利心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当下,社会上迷漫着急躁浮躁之风,做什么事恨不得都能“一口吃成胖子”,这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技教育界难于造就突出拔尖人才,遂有“钱学森之问”。解读这一“问”,自然会涉及多方面原因,不过,内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求“有用”,不容“无用”。要培养出突出的“有用”人才,需要宁静致远,潜心研究,“无用而大用”。时下所以缺少“有用之才”,并非“无用”之思太多,相反,而是“无用”之思太少。基于此,我以为,提出“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
有用与无用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引材料)。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xx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另一个爱把“这有什么用?”当做口头禅的,是中国的一些市长们。在房产开发、GDP数字这些“有用之事”面前,历史街区、文化保育实在乃太“无用之事”,它不能带来任何GDP数字增长、官职升迁或所谓的“城市虚荣心”。所以,文化界一边在为北京古城墙不保而叹息,那边七朝古都开封为修通公路,打算开挖古城墙。“十朝古都”南京市也打算借“城市危改”工程,将金陵古城夷为平地。 听闻,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然而这无异与把我们的精神文化思想从我们的身体里剥离,我们是否可以想想,假如把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的“无用”大树砍掉,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
高考作文 篇9今天,推荐您阅读《三顾“高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说起高考,对于我来说,真有一段故事。xxxx年恢复高考,当年的10月从广播里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度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多少人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接下来我开始上补习班,找复习资料,挑灯夜读,准备报名与考试。
xxxx年我14岁,9月份刚开始读高中二年级,当时的政策鼓励在校生报考,我所在的长寿县但渡中学选择了几个高一的同学参加了xxxx年恢复的第一届高考。根据当年的高考政策,由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主命题和组织考试,xxxx年的12月我来到长寿龙溪中学(又名长寿四中)参加四科四川省命题的理科高考(当时重庆属于四川省管辖),考了语文、政治、数学、理化。由于许多东西没有学过,成绩很不理想。
xxxx年我15岁,当时高中读两年毕业,xxxx.年7月参加全国高考,这是在1977年高考后半年再次举行的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是在7月20日至22日。1978年的高考我取得了278分,后查卷数学给我少算了12分,总分仅290分,刚好达到四川省1978年划的理科体检线,查分下来第一批体检及填志愿的同学已经回家。我同学陶晓文考292分,参加了体检及填志愿,与我一样当年因为分数偏低,没有被录取。
我家在农村,我是农村人,那时考上大学,可以转为非农业人口,即成为城市户口,跳出农门。在上世纪70年代,除了考大学,农村人跳出农门只有考大学、中专与参军两条路。尽管参加了两次高考,心有不甘。xxxx年9月我又重新回到我原来的母校但渡中学,开始复习,准备参加xxxx年的高考。
我在但渡中学复习两个月之后,xxxx年11月转学来到长寿四中。在长寿四中,由于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高,我学习进步很快,原来我是但渡中学的第一名,来到长寿四中,一直是第二名(第一名是胡可同学)。长寿四中高79级有6个班,共360多人,我在的高79级3班,有60多人,称为“尖子班”。学校配备了最强的师资力量,班主任是李正芳老师。经过xxxx年的高考,我们班考上9个大学生(即有6个本科生,3个专科生),近50人考上了中专。我去了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由于1979年高考因为政策变化不能兼报,考大学不能考中专,考中专不能考大学,许多同学成绩不错,放弃考大学而报考中专,后非常懊悔!
说起高考,当年的升学率仅有2%左右,高等教育不发达,考生多,录取率很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xxxx年四川省仅有18000人考上大学(本、专科),而考生有几十万,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xxxx年3月在我研究生毕业进高校工作4年之后,我在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考试专著《祝您考试成功——考前准备与临场应试技巧》,约有10万字,将我近20年的学习生涯、考试经历、人生感悟汇编出版,奉献给参加各种考试的考生,书中有一句话:考试是人生道路上的最好锻炼!
从我参加第一次高考的xxxx年算起,如今已过去了39年,xxxx、xxxx、xxxx我参加三次高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从一个朦胧的少年走到了人生的中年。感恩高考,让多少人实现了人生理想与抱负;感谢高考,使我今天成为了大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