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高考作文汇总七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考作文 篇1镜子——你看世界,世界看你
当你做病毒检测的时候,一定会用到显微镜,那样你就能清晰的判断出病毒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当然,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望远镜,那我敢保证,你眼前一定是模糊一片,你一定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但,如果你想用“显微镜”一样的方式,去审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性格、行为或举止,我想那更是一个糟糕的结果,我敢保证你最终会一个朋友也得不到,因为他们在你的观察下,会变得满身瑕疵,一无是处。记得古人也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确实如此吗?如果你有幸站在平面镜面前,你的确可以审视一下你的尊容,但如果不幸,你对面就立着一面“哈哈镜”,我想你不一定会真的哈哈大笑——因为你或许会丑态百出,或许会面目可憎,那是真的你吗?
也许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够走遍世界,但其实,在迈步之前,你应该学会观察或审视世界。你不能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会东张西望。是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长远,甚至是未知的领域,至少我们能事先辨别方向,约略定位自己的坐标,也能感知你所处的环境。古人不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凝重的一望吗?那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崇高理想的酝酿。
远望是为了远行,也是为了让我们跳出我们所处的坐标点,至少可以避免沉溺“灯下阴霾”,摆脱拘泥与一叶障目。但要远行,自然要日积跬步。因此,我们还要善于低下头,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身边清楚而具体的每件事情,必要时,我们应该用一下“显微镜”,去观察事物关联的蛛丝马迹。也许我们不会完美,但应该有追求完美的执着和坚持。这个过程自然也很辛苦,不然古人也就不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悟了。
理想总是丰满,但现实却颇为骨感。要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在经过努力之后,越来越切近我们的理想,其实,我们是可以乐观的,当然不妨站在“哈哈镜”面前去自嘲一下,当然也包括别人的调侃,甚至讽刺。这是成功必要的经历。如果说远望与显微的观察,是为了处理好我们与我们所在世界的关系,那么,当我们站在“哈哈镜”面前的心态和勇气,其实是需要我们有直面别人,甚至是自我的勇气——我们不能在世界里像堂吉诃德那样横冲直撞,独来独往,我们必须学会合作与分享,这样我们才能快乐的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但即使全世界,都众星捧月般的支持你,但你始终可能会面对两个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像真实的你和镜子中的你,有时并不完全统一,那么说服自己,为信仰、信念、理想而坚持,有时比说服别人理解、支持和尊重更为重要。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是世界的,我们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观察与感知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观察我们,因此,我们在改变世界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应世界和身边的人。处理好我们与世界,我们与别人,我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我们达到目的之前必须要处理和面对的很重要的一个前提。
如是,轻装上阵,带着我们的理想,向着目标进发,离“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地,其实就已经不再遥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谁奈我何呢?
高考作文 篇21.题目《求同存异,才能富多彩能》深刻地解析材料和文章中心。审题立意准确,拟题深刻。2.文章充满了辩证的思维,作者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开篇引材料,简述而引出中心论点。语言简洁明快;3.中间:分论点+举例子+讲道理。分别从多样性、差异性和时代性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中心。4.结尾再引材料,用排比句总结全文,落脚点进步与多元很深刻。
高考作文 篇3一个铁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便拼命地寻找失去的那一部分。但由于自己不圆,所以滚得很慢。但正因为如此,它观赏到了平日里很少注意的花草,并和它们交了朋友。
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它找到了丢失的那一部分。有了它,虽然完美了,但是会跑得很快,再也无法和花草说话……
对此你想到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行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所写内容不能脱离材料的范围和含义。
掬一捧清水给自己已经逝去的年华!——题记
离岸如往常一样,在闹铃响起后慵懒的伸了一个腰后便下床穿衣洗漱去了,准备新一天的事情去了,也如往常一样,早起后和同寝的室友们打打闹闹的迎接着新的一天的晨光,虽说今天的天空异常的阴霾,格外的灰暗,她掩饰的很好,没有让任何人读出她眼中的那一丝落寞······
月考后,一向活泼的她变得很安静让所有人都不太适应,包括她自己,直到成绩下来的时候,她终于释放出了自己的情绪,自己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大哭了一场,但是哭着哭着离岸又大笑起来,连她自己都以为自己是疯了,不过她更知道,自己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她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一直以来都应以为骄傲的东西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可以全部丢掉了,在这个时候离岸才终于想通了,因为她变了,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变得很浮躁,变得喜怒无常,就是因为在短短的时间里面,离岸变得越来越爱玩,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了。这时的离岸终于懂了什么叫做“有得必有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当自己上课一心二用时,心里一丝自由自然的涌上心头,却从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这种自己心里面所谓的向往着的这种自由,使自己荒废了一节又一节的课时。因为自己不是一个自控能力很强,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个不会一心二用的离岸。就像是丢失了自己一部分的铁环,纵然可以在沿途赏析一道的美景,却始终不完整,所以他会拼命地去寻找自己遗失一部分美好。得必有失,自己完美了,纵使舍去了沿途的美,但获得的是自己的美好。
有得必有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也,离岸在这个成绩下来的时候终于明白了自己缺少了一些什么,她缺少的是一捧青春中的一丝清泉,一捧可以洗净自己心中污垢的清泉。
年华逝去,依旧是完美的,因为离岸懂得了更多,她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一直应该追求的是什么,所以这次的伤痛,给离岸的是一次敲击震撼后的清醒,她明白了有得必有失是人生的辩证法则,明白了经过后的坦然和调整,明白了岁月匆匆,时光短暂,需要前进的脚步经常回头留恋,逝去的美好华年。
高考作文 篇4下午六点,我们如约来到了美丽的田园花坊。漂亮的玲玲姐姐接待了我们。她在每个人面前的桌上都放了一块方方、绿色的东西。我们忍不住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姐姐告诉我们:“是花泥,这个起到类似泥土的作用,可以给鲜花保湿。”接着,我们帮助姐姐在每份花泥的旁边放了非洲菊、康乃馨、黄英和一片巴西叶。帮助了姐姐,我感到心里喜滋滋的。
开始插花之前, ……此处隐藏6099个字……材料要准、语言要精,也就是在开头要迅速表明文章的观点,要选用能准确表明观点的材料,要运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最忌讳开头绕圈子,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大个圈子,还说不到正题上来。
高考好文章开头的一般技巧有:
开门见山法。开头就点题,说明文章的主旨要义,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省去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选关键句的麻烦,干净利索,毫无拖泥带水。如前文《站在老家的门口》《这样的会风好》等。
环境烘托法。开头适当进行环境描写,以展现人物活动的场景,烘托人物形象。如前面赵丽宏的记叙散文《雨中》。
人物介绍法。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体,在开头可以对人物进行三言两语的勾勒,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前文《摆渡手》《科长与教授》。
巧用排比法。排比是高考作文中为语言增光添彩的有力武器,它能给人一种气壮山河的气势。把排比用在文章的开头,更会强化这种效果。如前文《他们》。
材料引述法。在文章的开头引述材料,主要作用在于引出观点,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应用普遍。如前文《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执子与通子》。
策略四,选用新鲜典型的材料
高考作文发展到今天,创新已经越来越难,已经逐步从形式上的创新发展到更加重视内容上的新颖,因此如何让作文材料新鲜、新颖而更加吸引阅读者,显得十分关键。
材料新鲜最好的办法是从教材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材料不仅典型,而且丰富多样,可以运用在不同的`主题上,同一个材料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运用,这些材料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熟知,容易唤起阅卷老师的共鸣,因此,我们提倡考生在写作材料匮乏的情况下,尽量多从教材中选用材料。对此,我们在前文中已有讲述(见本书第15页),此处从略。
材料新鲜另一个重要的办法是积累新鲜素材。同样主题的材料,别人常用的素材我就不用了,我用别人不常用的材料,让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因此在平时积累素材时,就要特别重视对新材料的积累。
策略五,锤炼语言
高考作文是一篇文章见语文,也就是从一篇作文要看到你的语文修养,看到你的写作水平,因此高考作文就是要展示你的最好的写作才能,就是要炫耀你全部的语文功底和最佳的应试状态。我们要展示,就必须有亮点来吸引阅卷老师,让他能为你的作文击节赞赏。锤炼语言正是打造作文亮点的有效办法。
写几个富有思辨的句子。作文有几个富有思辨的、具有强烈的思想刺激力的句子,不仅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且可以打破平铺直叙的单调,增加文章的思想含量。如20xx年上海卷唯一满分作文《他们》,文章蕴含的情感力量、人文精神乃至一种可贵的社会责任感,深深地感动着阅卷者,感动着全社会所有的人们。
用几种有特色的修辞。锤炼高考作文语言,使用修辞是可行的办法,比喻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拟人可以让文章具有亲切感,排比可以让文章有气势,引用能让文章更厚重和更丰富。当然,修辞手法的选用,要做到精而不要多而杂,精则生辉,多则杂乱花哨,适得其反。一般而言,同一篇文章中,有三种修辞法足够了。
策略六,响亮的结尾
古人比喻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也就是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高考作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斩截法。主体结构说完就完,斩钉截铁,戛然而止,没有多余拖沓的废话,没有过多不必要的修饰或补充,能给读者以主体鲜明的印象。
呼应法。通过对文章的题目或开头进行回顾或照应,是使文章结尾生动、富有意蕴、首尾圆和的一种结尾方法。
卒章显志法。对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进行清晰明朗的总结,甚至是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恰当的总结和归纳往往会使文章增色。
引申法。利用结尾引申出一层新的意思,略加交代,或由个别而到一般,由此及彼,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高考作文 篇7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山东卷的作文试题和北京卷的小作文及阅读试题分别取材于《光明日报》刊发的作品。其中,评论《温暖的书店是“城市之光”》成为山东卷的作文试题材料,散文《根河之恋》成为北京卷小作文题的材料。这两篇作品,都与读书有关。此外,北京卷小作文的另一道题——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考察的是名著的阅读,更与读书密切相关。这几份试卷的命题思路,值得肯定。
高考作文命题除具有评定与选拔的功能,还具有引导功能,通常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仅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关注社会问题,也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做题”上,并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读书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就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学习课本中有限的文章远远不够。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就讲过,课本选的文章不过是一些例子。语文学习当然不能只学这些例子,而必须大量阅读。教育学中常常讲到“情感教育”,但很少说清怎样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接受人类高尚的情感,将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肯定要依赖阅读达成。
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是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学生的写作应该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描绘自己心中日益扩大的、新奇的世界。而写作的过程又是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古今杰出人物对话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扩大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而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饱含意蕴。
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让人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同时,读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在《语文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中指出:“一个新的历史情形对我们而言首先就像一篇待解读的文本。”“世界与一篇文本全无二致,它们都是表达意愿与语法规则及类型的结合,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进行重构。世界有待于我们去阅读,而读者正是通过阅读世界逐步建构自身的。”这就是说,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书是阅读的对象,人们通过读书而获得阅读的能力。“世界”也是阅读的对象,需要人们去阅读它、理解它、把握它。人通过读书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包括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由此也获得了“阅读世界”的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读书风尚。近年来,中央一直倡导全民阅读。高考作文命题取材名著,会有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很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阅读名著的情况,自己也会阅读名著,与孩子交流阅读体会和看法,由此在家庭中形成阅读氛围。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藏书、有交流,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名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整个社会就离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