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浸润着融融流水的柔情,氤氲着清凉中带着甜蜜的雾气。水乡潮湿而肥沃的土地、纵横交错的溪流和星星点点的湖泊,创造了丰饶的物产,养育了性情恬静的水乡人,也孕育了水乡人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及无数令人观之便不禁垂涎的美味佳肴。
但在我的眼中,真正的珍馐美味并不是星级酒店里的大厨们烹饪的精制菜品,而是小时候外婆每日做给我吃的家常菜。这些家常菜,是我幼时每日不变的期待,也是我对于江南水乡的印象的最初来源;这些菜,凝结着外婆在厨房中辛劳一生积累的经验,传递着单纯质朴的她对水乡物产的理解;这些菜,让我懂得长辈对孩子无限的关爱,也使我体会细腻精致,感受到水乡的气质风韵。
清晨,当阳光从窗前茂密的绿叶中穿过,洒进屋内;山脚下的公鸡们喔喔的报晨之声此起彼伏时,外婆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将前一天浸在水中的泡开的黄豆沥干,就着清水一勺一勺放入石磨的孔眼中,一边放一边用手推着手柄使石盘转动。石磨盘发出“呜呜”的摩擦声,是我早晨的闹钟,也是我最期待的声音,因为这意味着我将喝到传统工艺制作的“现磨豆浆”,大有口福啦!
豆子在厚重石磨的挤压下破碎,最为精华的植物蛋白与水融合,化成白晳而有些黏稠的浆液,伴着淡淡的豆香缓缓从石缝中渗出,汇入U形石槽中。待豆子尽数磨完,就用水将粘在石上的浆液冲洗干净,集于硕大的碗中。然后缓慢将全部浆液倒入沙布中滤去豆渣,最后将那些在巨大压力下从纱布中不断渗出的纯白豆浆,加水完全煮开,热腾腾的豆浆就可以出锅啦。
外婆做的豆浆,清淡却散出着扑鼻的香味,不需要加任何调味品,也能轻松征服你的味蕾,让你品味到自然的气息。就着冒着热气的油条和小煎包,让清淡的豆浆化去口中的油腻,也是一种别样的考究与享受!
上午10点,外婆提着菜蓝子回来了,刚进门,她就神秘兮兮地问我:“猜猜看,今天买了什么?”见她满脸寻到宝似的笑容,我已心中有数,兴奋地喊到:“有田螺吃喽!”“呵呵呵,还是你最精,被你猜到了。”外婆熟练地将田螺倒入水中,仔细刷净田螺外壳上面的苔藓,然后一个个将田螺肉挑出,去肠后再次洗净,与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后拌在一起。料酒、盐、姜末等调味去腥的辅料一样也不能少。短暂地腌制入味后,将肉泥填回壳中,再以简单的水煮,肉香四溢的田螺嵌肉便大功告成了。一番辛苦制作,历经几道工序,这一道美味的功夫菜,不觉竟花去了一个多小时。
青黑色的田螺半没在半透明的清汤中,点缀以少许嫩绿的蒜末,就好似一幅小型的山水图景,令人赏心悦目。更何况那浓郁的咸鲜气息伴随着萦绕的蒸汽悄然溢出,钻入口鼻之中,使人流涎三尺,等不及便想要一饱口福,将壳中的鲜嫩肉吮吸而出,让浓香的汤汁充溢满口。
太阳渐渐偏西,我靠在走廊里的藤椅上,享受着暖暖地阳光,哼着外公教我的儿歌,静静等待晚饭时间的到来。
若是在夏天,一家人便可以在走廊上吃“风凉饭”。阵阵山风拂面而来,挑起几丝饭菜的香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窝着身子吃粥。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蝉鸣,还有15年高寿小电风扇转动时“咕噜,咕噜”的号子……夕阳西下,在一桌饭菜上洒下金色的光晕,迷了人的眼睛,几疑已在梦中。
若是寒风瑟瑟的冬季,有时可以品尝到难得的美味——清蒸大闸蟹。每当掀开锅盖,蟹香便溢了满屋,赶紧紧闭门窗,可舍不得让一丝香气溜走!打开蟹壳,金黄的蟹油流了满手。虽然迫不及待,还是要就着杭州米醋,一点点儿剔出来品尝。幸福的是我从不用蟹黄或蟹膏太少而遗憾,瞧,眼前不觉已摆了三个,都是我的!
我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念外婆的菜,那一段整日期待美食,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山风,那太阳,那水乡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