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作文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作文 篇1
太阳在东方跃出,光芒普照大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新生的太阳。孩子在阳光下玩耍,一缕缕光芒照射在孩子身上,映射出幸福的光芒,如同梦想在温暖中绽放。尽管太阳东升西落,梦想一成不变。
昏黑的夜晚,一颗星星不足以照亮整个夜空,可是他却能照亮人心。只要有希望,就绝不放弃追逐。即使是在夜晚,也不俱风雨,别放弃,不抛弃,星辰迷离的夜,是希望去将它点亮。从始至终无怨无悔,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拼搏、争取、努力。朝着朝阳,像一粒种子,破土而出,奋力成长。就像追逐阳光的孩子,想摆脱黑暗,充满阳光,热爱阳光。就像逐阳光的孩子,想要照亮黑暗的夜空,在漫长银河里,投入自己的梦,照亮一方。夜空星辰迷离,是一个个孩子的梦想造就而成。不放弃希望,充满阳光,用梦想照亮夜空,用信心创造未来。
世界充满光芒,因为每个孩子都在追逐太阳的脚步,不肯停,不放弃,不逃避历史赋予的使命。每个孩子都用一腔热血尽力完成自己的命远之轮给予的责任,向着太阳、释放青春、绽放属于孩子的天性!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去相信!
高三作文 篇2
水跟大地妥协,拐来拐去,最后往东汇入大海。人生亦如是,总是要在无数的妥协后,方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一些命中之劫,难以摆脱,就像俄狄浦斯王无法改变弑父娶母的悲剧结局。若是执著于堂吉诃德式的苦斗,也将陷入他骑士生涯的荒诞。
所以人们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学会了妥协。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程婴委曲求全,赵氏孤儿上演王子复仇;伽利略向教会让步,物理学的成果得以保留。在攀登人生的山峰时,他们后退一步,为的是进发两步直至登上顶峰。
然而当我们放眼社会,却发现,我们缺的不是善于妥协的人,而是在妥协后仍能走着朝圣路的信徒。一些人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办事员向上级领导妥协,商人向巨额利润妥协,艺人向低俗平庸妥协……有许多弓着背的谄媚之人,更有许多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托辞的假和尚,却少有如达摩面壁十年的虔诚信仰……
也许正如陈虹所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当人们抛弃了理想,迷失了目标,他们就变成了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妥协这一权宜之计,变成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一实现目的的工具,竟变成了目的本身。他们在人生路上匍匐前行,尊妥协退让为圣经,奉明哲保身为真理,最后在精神的荒漠中迷失了自己。
卢梭曾云,“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我们也应明白,“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却生而自由”。在向现实妥协的同时,我们仍应保持追求自由的热忱和到达彼岸的信念。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自己的肖申克。在这座监狱中,你是要做安迪般的斗士,还是要做那位被监狱驯化的老人,取决于你的选择。毕竟,正如大地挡不住水东流一样,自由的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水跟大地妥协,最后仍往东流;我们越出人生的肖申克,方能实现自己的救赎!
高三作文 篇3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站得像她一样高,从来没有一颗心可以像她的一样骄傲,从来没有一位帝王会像她一样立下一块无字碑,功过自由后人评定……
那无字碑上真的是一片空白吗?不,我分明看到了碑上镌刻出了一名女子的睿智与豁达。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枝独秀,以瘦弱的双肩扛起了整片江山。将无数须眉驰骋沙场得来的大地轻易地俘虏了过来,轻松地续上了一笔。这一笔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深知自己正遭受万人唾骂,"狐媚偏能惑主",男人的骂声中还夹杂着女人的骂。她也深知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一将功成万骨枯".于是,她又做出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为自己立下一块无字碑,不着一字,孰是孰非皆凭后人断定。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为自己留下了一点空白,由别人书写。功大过大皆由后世千秋评,这种大智慧有几个男儿能及?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在那片白上描绘出了一个女子的广阔胸襟与明智。她知道自己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乘载她的悲哀。一切尽在不言中,留一点空白,让后世子孙揣摩她内心的骄傲与哀伤。
她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还有那挂在草尖尚未风干的泪珠,是她午夜梦回时落下的。
不能书写功德,不能书写悲哀,那就什么也不写。是悲是喜,都由她留下的那一点空白说。
也许,不说就是说得最多,空白就是描绘最多的图景在上面。"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也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千古罪人还是流芳百世的名主。她留下的那一点白是给后人,也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余地。她活得太累,勾心半角的深宫内院,阿谀奉承的下层,尔虞我诈的政治大漩涡……太多太多的东西都由她一个承担,"高处不胜寒"啊!
融融月,淡淡风,一如那花香,风吹万里也有散去的一天。再华美的词藻写出的功德也有磨灭殆尽的一天。她那一点留白,不仅是歌功颂德,也是为自己做过的错事的反省吧!那是历经千秋万载也消不尽的……
点评:
"留一点空白",这个话题令不少考生联想到武则天的无字碑,或侧重想象、描写武则天一次次对大臣们撰写的碑记甩袖而去;或着重论述千年来人们对无字碑的解读;上文是这类考场作文中的佼佼者。
《无字碑歌》,作者能够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事件条分缕析,在800字的文章里讲明白、说透彻。这取决于作者思想、认识、思维的清晰,得益于作者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无字碑的空白,给后人无限的遐想,武则天的人生风雨、功过是非,在无字碑的空白上一幕幕上演着;"不着一字,孰是孰非皆凭后人断定".
高三作文 篇4
挥一挥长矛,顷刻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吆一声战马,他携带去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他去了,随着敌人去了,我看到了孤独和无奈。难道忠义和报国不能两全吗?
他走了,带着对大汉的眷恋,带着反攻匈奴的雄心;他的走,让他的家人饱尝满门抄斩的苦难;他的走,让一位正直的史官遭受人间最惨忍的宫刑;他的走,也使人们对他充满了怀疑,甚至怨恨。
面对历史,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李陵事亲孝,与士信,有国士之风。正如白居易所书:“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我想,李陵在当时也想到了,可他却抛弃了这些,因为他不想看到有更多的壮士战死杀场,有太多的血流在这片土地上,他想到的是大义。他做出这个决定,真是太难了,他要面对和承受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可他坚定地选择了大义,他把自己的名节,家族的安危都置之度外了,只带走了对老百姓的爱。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卧薪尝胆,反攻匈奴”的雄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冷宫冰床,他与孤独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战死杀场,千古留名”的壮志深深埋藏,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精忠报国。他用自己的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爱民。
好一个李陵,他用睿智,铭刻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一段爱国将领的报国史。
此时的李陵惊呆了,当他听到由于他的投敌而满门抄斩时,他开始怀疑,难道自己的大义却不能被人理解吗?难道自己真的成了世人眼中的叛徒吗?他悲叹了,也许是自己错了,他又一次走了,走进了一个永远都出不来的宫狱。
我明白了李陵,忠义,只不过是对统治者的,爱百姓,方才是永恒。只要他的士兵能得到保全,他吃苦受辱也心甘情愿。可无情地现实让这位铮铮爱国志士背上了黑锅,真心爱国反而受到误解,然而他问心无愧,这就是李陵。
如果历史重演,我愿做那个集正义于一身的太史公,为李陵再遭一次宫刑,因为我认为一生能作这样一件事,值了。
噢,永远的李陵。
高三作文 篇5
手持羽扇,坐于书案之前,神游万卷古书之中,两侍童相伴左右,不时为其添香点灯,只管读书思考、写诗作赋,不管红尘烦扰,不争名利荣辱。这是多么诗意的生活啊!可我就想不明白了,这脱离世俗名利的隐士靠什么来生存呢?靠什么来维持衣食住行呢?靠什么来支付侍童的工钱呢?
若是靠祖上积存,那这大名鼎鼎的“先生”岂不成了败家的不肖子孙?
若是靠友人资助,像陶隐士的友人“常置酒邀之”,但这样的好友能有多少呢?再者说,谁愿意无偿供养一个游手好闲、整日无所事事的闲人呢?更别说像卧龙先生这样雇有侍童的隐士了!
那花费如何得来?思考半晌,我得出了这样一条途径——卖艺!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人所乐道的隐士有多少?不是很多,但绝对都有一身好本领,更甚者可谓一世文豪。陶隐士的友人为何“常置酒邀之”?不无可能是为了他酒足饭饱之后的一番“才艺展现”,而这“才艺”若换成俗气之物——钱,说不定十桌、百桌酒席都摆的起。再说大隐于世的酒仙,曾大言“千金散去还复来”,也曾多次做过“济人千金”之事。他遍游天下,纵览名胜古迹,资本何来?还不是因其一张亲笔诗文便可换得千金,他花费大,需钱多,所做诗便多,自然流传下来得便不会少了。回头再说卧龙先生,虽然他的有名文章流传的不多,但大家不要忘了他可是一个大能人——能掐会算!在迷信的古时,尤其是战乱年代,绝对是挣钱的好本领,供养一主二仆根本不在话下,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两次拒刘备于门外的'原因,至于第三次为什么会应允刘备,我想肯定是刘备用了非常手段。
故曰:“无真隐之士,皆盗名之徒。”
高三作文 篇6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在无我、无他、无众生相的妄境中捕捉那在寂寥苍穹下消逝的蓝点,却也没有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洒脱。凝视着贵族法则的破败,拂去镐京破碎的尘屑,握着司母戊大方鼎的古青森然,却已无法寻回这片家园的恬静。越王剑的寒气驱散了古鼎的权威,人人持着养由弓,逐取九鼎的华丽,像洪水般拍打着远古的诺亚方舟。终于,庄生在这片迷茫中颠沛翻腾,尽管有了一片封闭的天地,却也无法找回原来的那个梦。他的家,在金戈铁马、壮士百战死的狼烟中被吞没。
驾着驷马车,奔波于各国的驿道,车辙的深痕一直嵌入了这片土地的脊背。孔丘在梨树下指点着三千门徒的希望,也化成了一朵朵祥云,在阴云密布的冬日里到处飘荡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呼号成为了中国士人最后的精神堡垒。
孔丘是个执著的人,他没有《逍遥游》的超然,也没有《孤愤》的霸气,只是循着三皇五帝的古道走着,渴望把那个君臣泾渭分明的时代从沉淀千年的黄土高原下挖掘出来,然后剖开那颗核心的龙元,展示给世人,在黑暗即将过去后的黎明之前,放射出一道四射的异彩,带给饥苦中的天下一丝温暖。这就是他的梦。
而历史的剧本往往大悲大喜,孔丘一生郁郁寡欢的浓重悲情却莫名其妙地在后世被拾起。他的家园确是建造起来了,只不过是被剥去了本性的一具躯壳而已。一千年后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早已将往昔孔子的“仁爱”删窜得一塌糊涂,他的家园在畸形的蜕变中成长为一个怪物,最后又被人用大锤砸成一片片碎末。
前进的车辙改成了车轨,先知的家园总是难耐寂寞的,因为他们太深远、太超前,赋予了时代许多本来就无法接受的东西。
蒸汽机的轰鸣将所有遐想粉碎,然而当新世纪的曙光穿过厚厚的楼层射入时,面对着生活中家园的满目疮痍,人们又开始寻找庄生与孔丘的梦,那个失落在很久以前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