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一张1。5米宽的双人床、一张放满杂物的可折叠饭桌和一张放有笔记本电脑和三摞书的书桌——农民工陈直翻译哲学著作《海德格尔导论》一事被媒体报道,由此引发公众对陈直“农民工“和“翻译家”两个身份碰撞的热议。
面对公众的质疑,陈直清楚地认识到,一切的疑惑都来源于自己农民工的身份。因为按照众人的逻辑,一个农民工,他的身份本来应该对娱乐八卦、社交聊天和手机游戏感兴趣,而陈直,却从农民工的同质信息与娱乐信息中跳出来,冲破了信息茧房,让众人有些蒙圈——陈直用他的行为艺术让那些对他的质疑显得苍白无力;陈直用他的追求向世界阐释了:掸尽尘杂蕴清朗,不让尘埃掩芳华。
掸尽尘杂蕴清朗,不让尘埃掩芳华,需要一个人有较强的自制力,对自己的追求持之以恒。在生活中,有不少大学生困在信息茧房里无力自拔,而有的打工人却能够从信息茧房中跳出来,爱吾所爱,不断学习,最后有所收获。还记得那个送外卖的青年雷海为吗?他虽然文化层次不高,但他并未沉湎网络信息,始终醉心诗词,最终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淡定打赢北大硕士,从此被聘为全职教师。雷海为用他的坚持和热爱,最终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山河湖海。
掸尽尘杂蕴清朗,不让尘埃掩芳华,需要青年一代摒弃低俗,在大是大非上保持清醒。青年人只有精神信仰上纯粹,道德修养上精进,境界才会不断提升,才不至于被一些无聊的娱乐八卦、社交聊天和手机游戏困住。还记得那位76年出生的名叫张俊成的保安吗?他出生贫困,无钱上学,一直在城市打工,后来经人介绍成了北大一名保安,在校期间,他没有沉溺于手机刷屏,反而结识了不少老教授,主动向他们请教,最后考取了北大,于是,他丰盈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反观当下,一些年轻人佛系、躺平,成天刷抖音、微信,他们荒废了岁月,颓废了人生,辜负了众望。是的,这是一个说起梦想就可笑的时代,人们喜欢并善于躲在屏幕的后面做键盘侠,却少有如陈直一般拥有梦想,并敢于追逐梦想的人。其实,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只有内心澄澈,才能活得明白;只有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认清自我,懂得取舍,才能冲破茧房,获得真知,不断进取,去领略属于自己的一方晴空。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光阴不会为我们的踌躇而驻足,亦不会因为我们的犹豫而止步。时间不停不歇,匆匆而过,我们更应思考:怎样度过一生,才算有意义?倘若心中有梦,那炙热的热爱和信仰,便值得我们倾尽毕生的努力去追求。陈直对于哲学的追求之所以令人感动与震撼,不仅是因为它所撷取的果实甜美,更是因为他在追梦路上的那种坚强的毅力,无畏的勇气以及永不动摇的信念。
青春是一张白纸,当它被涂上了色彩,便有了另一个名字——梦想。追梦路上,信息纷繁,乱象从生,青年当勉励,当自省,当审慎,掸尽尘杂蕴清朗,不让尘埃掩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