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天论》中有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既如此,人类何所异?作为万物中的人类,与自然从来不是主仆关系,更不应妄想凌驾于强大的自然之上,反之,人类应以敬畏之心尊重自然,怀谦卑之情感念自然,如此,便能携自然之手,共创和谐未来。
其实,地球的先民是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贪婪地向自然索取,我们开始自命不凡,我们开始认为“人定胜天”,但诚如黑格尔所言:“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当澳大利亚的山火夺去了人类的世世代代的家园;当埃塞俄比亚的蝗虫无情地啃食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当汤加的海底火山展示着它的愤怒,我们才猛然想起《流浪地球》电影上映时,很少有人注意的一句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终于发现,在人类与自然的战争中,我们总是输得一败涂地。
如是观之,我们面对自然,应存敬畏之心,我们当尊重、爱护并与之和谐共生。“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文明结束了。”斯言不谬,人类与自然本就是共同体,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平等个体。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的心声;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得到“善良的慈母”的接纳。正如穿过罗布泊沙漠无人区的女探险家,她成功后的第一件事是跪在茫茫的沙漠之前,感谢它让其穿越。由此可见,越是深邃的人生和思想才越知道自然是护着人类稚年的慈母。他们敬畏自然,因为了解自己的微不足道,反倒是无知的人,才秉着征服自然的滑稽与可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比尊重更高层次的要求是感恩。面对给予我们一切的自然,人类理应给予回馈。“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几百年前的八个字,如今能否扣动人类的心弦,让那被利益蒙蔽的心灵有一丝悸动,让那被野心充斥的双眸涌出感激的泪水?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主宰者,跟其他生物一样,我们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其他生物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平等和谐地共同生存在这美丽的星球上——从习近平“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决心,到杭州“黑天空保护计划”,还星星以宁静;从塞罕坝的奇迹,到“蚂蚁森林”的中国植树计划,人类终于明白:唯有敬畏自然才能与之和谐共生,唯有感念自然才能与之携手共进。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自然没有替代品,用知不觉,失之难存。人类文明欲前进,就要以敬畏之心尊重自然,怀谦卑之情感念自然。唯有此,一片天蓝、地绿、水净的所在,才是文明永续发展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