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汉朝董玉的“三余说”还是画家齐白石的《三余图》。无一不彰显着对闲暇时光的感叹。在如今的双减政策下,我们更应该深思,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升自身价值,做好学生的表率。
抓住暇余,修身养性,增长才干。
望过去,王冕何以成为画家?因他时刻想着读书,每逢放牛,必有本书在身旁。有时期待牛背上读书,有时牛在吃草,他就坐在树荫下看书。就这样,王冕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靠自身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他又刻苦学画画,终于成为著名的画家。看现在,世人均知袁隆平爷爷在稻田里挥洒汗水六十余载,浇灌出土地上一次比一次绚烂的稻穗。然而袁隆平爷爷去也在闲暇之余,掌握了小提琴的技巧,学会了多国的语言。
抓住暇余,放松心灵,提升自我。
白驹过隙,时间是一维的,永远没有停止,也没有减缓。纵观历史,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烛光读书;宋濂吊灯誊抄书籍,不畏冰雪严寒,不弃夜晚时间,终成一代学士。如今人们的生活仿佛按下快捷键,寻寻觅觅,忙忙碌碌。何不利用闲暇之余摆一张小桌,品一杯花茶,拿一本书籍,迎着朝阳或晚霞让心灵沉淀下来。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体会不同的人生。
抓住暇余,为人师表,正确引导。
叶圣陶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良好时期,让学生从小利用好空闲时间,将这一行动化为实际最好的教育便是教育者自身充分合理的利用暇余时间,用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我国受人尊敬的张桂梅老师,她更像一盏“燃灯”点亮山区每一位孩子读书的希望。身体欠佳的张老师每天依靠各种药物维持,却依然陪伴孩子们早操,吃饭,晚自习。孩子们在他的影响下,没有丝毫的懈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时间赛跑。
如今我们在暇余时间或许会发会儿呆,聊会儿天,睡会儿觉,玩会儿游戏,追会儿剧。这些乐趣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何不拼凑时间,提升自身价值,受用的或许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