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几声响雷,几道闪电,几阵大风,一下就把原本晴朗的天空震暗了,撕开了,吹散了。雨纷纷,窗外的嫩绿树叶含着雨滴,垂头欲滴。早开的花被打散,缤纷一地。一切笼罩在烟雨中。
无聊中,随手从书堆中拣了本书,一翻便沦陷其中,时欢喜,时悲哀,如书中女子那般。
晌午后,雨停风静,太阳在云里挣扎着,微光溢出,好像是书里那位执素笔的女子在笑,在想,在思索。
这天气,真适合阅读那位半生烟雨半生落花的才女。即使是战火乱世,也隐藏不住她的流溢于世的才情。
当别的女子被囚禁在绣花阁时,她却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还可以跟着家人漫游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父亲却纵容她不习女工而闻书识墨,让她与笔墨诗词为友。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曾跟朋友夏日游溪亭把酒言欢的顽皮少女,此刻竟是如此娇羞,倚门回望的脸上一定泛着点点红晕,明眸中暗含欢喜。那枝青梅是自然斜生,还是被顺手拉来掩示慌张呢,反正是恰到好处。鼻翼轻扇,嘴角微翘,青梅之香瞬间入心入窍,一个甜美而浪漫的故事就会展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一个“绿肥红瘦”,世间除了她,还会有谁用得了这“肥”与“瘦”啊,丰膄的绿意中星星般点缀着被风雨吹打后残留的海棠花瓣,如肥硕的姑娘与清瘦的思妇,是叹惜是感慨是思索?
读着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是否也像在秋日烟雨中,听凭那凉意侵蚀多感的心情,消解寂寞,默读悲伤 ……
她的脑子里或许有个一桶,装着的那些奇妙词句会像喷泉一样不由自主往外冒。她,如此地与众不同。
她的岁月,浸润着笔墨书香,而她的诗词情韵,浸润着世人。
一颗文雅清丽的心,知音般的夫君,幸福满溢的家庭,一切都如此美好。
但,这只是烟雨前的晴朗。
她的时代,烟雨迷离,是个令人伤感的时期。
战乱如同轰轰滚雷,刺眼闪电和呼啸狂风,撕裂了她美好的生活,留下的只有阴沉沉的天。转眼间,国破家亡,她无依无靠。
乱世中的人,都是没有家的。
她,不再是她。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她在寻觅什么?一个带给她温暖的家?一个与她志趣相投的人?还是生活的依靠?回答她的唯有“梧桐更兼细雨”!那打在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是人世沧桑与无常,纵有心忘忧,可恼黄昏,那梧桐细雨再不是少女的悠悠情语。那家国之愁,曾“误入藕花深处”的小舟,又岂能载动”!
纵是无法戎马疆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仪义肝胆又何逊稼轩的挥剑救国之志,激励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她还是她,静默如花,与笔墨小酌。
她是一朵开得多好的花啊!
但,烟雨中,再好的花,也会被打落。她也难免被命运的风雨击落,她在岁月的西风中落下。
不,她没有落。
她是一朵散着墨香的花,永不凋零。
漫天雨,而她依然灼灼!
渐渐地,我心里的烟雨中,也开出了一朵绚丽的小花 一一才女梦,不是梦。 她是先行者,是榜样,如那从云雾中透射的一片阳光。
忽然明白,这清明的烟雨有别样的意蕴,不知道那仍闪烁在南宋那片迷离烟雨中的她,能否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