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推荐的《中国精神读本》,有些同学心存质疑,认为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我觉得这样的质疑有失偏颇,在当下时代,我们青年一辈更应品读经典之作,悟其中蕴意,扬起精神的风帆。
品经典之作,在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只有我们认真体味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才能知道当时虎门销烟之壮举的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先,而抛生死于后的责任与担当。唯有阅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中的那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我们才能明白,不论处于何时,中国都需要属于国家的脊梁来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典何为经典,唯有我们去体会,去领悟,才可以品读出它流传的真正意义所在。
扬时代之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回顾中国的发展史,中国精神贯穿始终。前有抗美援朝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他们的牺牲精神;后有抗击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逆征出行,心存大义,舍生忘死,在抗疫前线不胆怯不退缩,从病魔手中夺回患者的生命,这是他们的“抗疫精神”。正是因为他们以精神为引领,才换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更有“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等时代精神,共同谱写出了属于中国的时代章程。不妨读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吧,有精神力,才有精神气,让我们身负青囊,笔指远方!
《中国精神读本》中的传世经典名篇,以不变的文字面对新时代的我们,展现出了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在阅读这些名篇时,我们穿梭于历史长河,追寻着作者的脚步,看见他们所处的时代,所担当的责任,所怀的梦想,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他们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传达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伟大精神。
至此,央视台也推出《经典咏流传》和《朗读者》等形式的节目,以新颖的方式将大众引向阅读经典的道路。传承的方式在变化,唯有精神历久弥新。国家的强大不止立于经济与科技实力的雄厚,更根植于文化自信力,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一语以青年共勉之,“你我皆风华正茂,梦死方坠人生暮年”。希望我们能在品读经典之作中,扬精神之帆,乘时代之浪,共筑中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