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引起的共鸣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打工人引起的共鸣”。
“打工人,打工人,打工人是人上人。”这样的段子迅速侵占了微博、今日头条的热搜,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打工人”究竟是凭借什么火了呢?
纵观当下的视频,一条工地的生活片段,一段“打工人”的文案,一首婉转动听的配音,却总能收获上万的点击和关注。究其根本,是人们对生活爱得足够深沉。
同学们,都说“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此话一点不假。“打工人”一年四季都在外抛洒汗水,暴霜露,斩荆棘,按日结的工资决定了他们必须努力工作,生活的压力逼迫他们离开家来供养家。搬起砖头,如何抱你?放下砖头,如何养你?这是广大“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无奈辛劳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生活是不诗意的,
在现实中,碰壁的人随处可见,一路平步青云的人鲜少见之。我们累,却从无止歇,我们苦,却从无退避。相似的经历决定了相似的情感,也就引起了网友与“打工人”的共鸣。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打工人”,还是由它延伸的“熬夜人”、“读书人”,都映射着人们艰难生活的某一个侧影。这里面既有黑色幽默式的自嘲,也有与寂寞和苦难的和解。认清生活的真相后,努力接受生活,然后拼命热爱生活。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明智的人绝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求办法加以挽救,面对压力和困境,适当的自嘲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应对。
打工人这一身份标签引起的现象级共鸣并非个例。“胡野男孩”丁真”天空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翅膀,我不往远处飞,只到理塘就回。”这个纯净天真的少年打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温柔的那处净土,在这利欲薰天的社会中,人们听惯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无病呻吟,看厌了千篇一律,流量至上的网红营销,淡漠了纷繁拖沓,自我陶醉的鸡汤文案……最美的灵魂不是从贫困家乡走出去,而是让贫困家乡走出去。
同学们,也许我们距离走进社会还有一段距离,但“打工人“的勤劳奋斗,自嘲以及自强的精神内核是我们都能学习的。愿各位也能邂逅一切有且仅有,奔赴所有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