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糕
农家的人们常说:进了腊月门,大年日日近。又说:过了腊八节,年味不停歇。
是啊,每年的腊八节,在农村过的虽然不怎么显鼻子显眼。但这可是登上阴历年的第一道台阶,也是农家忙年带有一定说词的铺垫。记得,这一天,我们家的早饭,只是无声无息地吃了一顿由五谷杂粮合伙熬成的所谓“八宝粥”。因为这个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天,要郑重其事地由家庭主妇的母亲,大动干戈,行将“蒸年糕”的活动。
我们家的年糕,其原料应该说,历年一贯制,全都是小黄米做成。整个制作过程是这样:事先,就将带壳的小黄米碾成小米,后又磨成,米面。到了腊八这一天,吃罢早饭以后,母亲便在一个大号泥瓦盆里,用冷水和好小黄米面子。挖到九刃大铁锅里的篦子上,开始锅底加火蒸煮。此时,只见柴草不停地添加,锅盖上升腾出的白色烟气,也逐渐弥漫了整个房间。而且,它们都争先恐后地夺门而出。倒有一种“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神思妙想之感。大约经过几个时辰的急火“攻心”,蒸煮的黄米面熟透黏结。然后,趁热打铁,将大铁锅里的黄米糕挖出,摊放到面板上。还要在上面均匀地插压许多的大红枣。待整个年糕慢慢地凉透,再用菜刀切成长方块,一起存放到专用的'陶瓷缸里。这样,就可以随吃随拿了。
值得欣喜的是,这一天,可以吃到新鲜的原装年糕。就是将刚出锅的年糕,盛上一小磁盆,外加一小磁碗的红砂糖,一起摆放到四方桌上。全家老小,围成一圈,叨一筷子年糕,蘸一下子红砂糖,放进嘴里,吃起来是又黏又甜,十分过瘾。而且,家中只有腊八这一天的年糕不限量,可以小肚子满大肚子装。过后,一概都作为早饭的伴食。
年糕,年糕,在我老家的习惯,就是为“过年”而蒸而吃的糕。大凡三十晚上包好水饺,初一吃。初二的早饭,所吃主食有两部分:一盘油煎初一剩下的水饺;一盘油煎年糕,蘸着红砂糖。说实在的话,见了油的年糕,在我家吃年糕的历程中,就算是唯一的一次最高规格了。
从初三开始,每顿早饭,照例都伴随着一大碗蒸年糕。只不过红砂糖,从此由一小碗糖水代替了。这样的食俗,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左右。最终,吃得陶瓷缸水落石出,年糕也毫毛无存。
几十年过去了,我家操办腊八糕的勤劳而善良的母亲,也早已去了另一个世界。
然而,童年的“腊八”记忆,将永远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