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出身贵族又少有大志,年少时只要学“万人敌”,看了那统一六国、威名正盛的秦始皇也敢说出“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豪言。真是少年意气,气吞山海。
正是这豪气云天的鸿鹄高志和破釜沉舟的必胜决心,巨鹿之战九战九捷,诸侯将军“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彭城之战,十万汉军溺于睢水以致睢水不流。何等的辉煌潇洒,霸王威风!可也正是这样的本领气派成了他最终失败的序曲,新安坑杀降卒二十万,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引得民心背离,分封诸侯更是任性随意全凭喜恶,唯一可用的范增也因被疑心通敌而结局凄凉。明明有那么多机会杀死刘邦却一次又一次逃不过他的诡计,最终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他看着虞姬和宝马,是否也曾英雄落泪?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乌江自刎如何又不是一代西楚霸王最好的结局。尝过至上权力、衣锦还乡的辉煌,也有过恣意沙场、美人知音的时光。少年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未成为戏言。这一生,端的是风流态度、赤子心肠。是犯过错,可他错也错的坦荡,疑便疑了,信便信了,怒目一睁,是好是坏,全知晓了,哪能跟刘邦这样的九曲心肠一较高下呢?
时间过去了,那些历史上的刘邦们看了一场又一场的好戏,享受着谋略带来的荣光与权力。然而啊,刘邦只是刘邦,他们不懂,根本不会懂。唯有那一点星火与执意,才是真正的脊椎,他们不是,也不配。
现在的人们追思项羽,不仅仅是因为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的英武,也不仅仅是他用兵如神、威风八面的气派,而是他的纯烈心性、豪放作风,哪怕是到了最后一刻也要逞一回风流意气,杀敌突围慷慨赴死。尤其又有心机深沉的刘邦对比陪衬,更叫人对他扼腕叹息,哀其所哀,痛其所痛。
也是现世繁杂,红尘俗乱,多了三分勾心斗角,笑里藏刀,少了一成豪爽自在,敢爱敢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乌江水也流淌了千百年,见过多少英雄末路的故事,不知有没有比我们更通透一些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一句,应当要永远流传下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