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当众多90后对韩寒、郭敬明推崇至极时,我仍然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中;当烟熏妆席卷校园时,我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素面朝天。因为当时间的风沙侵蚀了一切,留下的只有永恒的精神。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张恨水的小说风靡一时,到如今还有几人记得?唐人昔日争相效仿的梅花妆现今还有几人贴在脸上?与此同时,《诗经》《论语》却穿越千年的时空,始终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流行可以相互交替,永恒可以流传千古;流行可以包罗万象,永恒却始终归结于精神。
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星空因其辽阔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而对道德的尊崇也正是对精神的追求。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之圣贤无论其追求平淡或闻达,都以其精神留存于世,让世人崇仰万代。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快餐文化,更有所谓的非主流,哈韩哈日风侵袭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些流行符合了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契合了青少年极易为新奇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征,但也正是因为这,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种种被恶搞的经典名句流行于各个校园,它所造成的绝非是几句诗的遗忘,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破坏。而在那些开口诛仙,闭口日本动漫的青少年中,又有几人知道秋瑾?又有几人有那种“不爱沙滩擢贝手,扬帆击楫戏中流”的勇敢和无惧?
自然,身处现代的我们无法回到天真无邪的远古,无法采薇而食,无法种豆南山下,甚至难以寄情山水。但我们始终应在自己的心灵上开辟一方净土,在城市的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
【篇二: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人说:“流行如水,稍纵即逝;永恒如诗,源远流长。”其实永恒是流行的一种保持,一种长久的升华。
永恒,是大浪淘沙,留下了真金在那闪烁;流行,是微波小河,沉下了沙石留在水底。
如今,流行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其广泛性远远超过当年屈原的《离骚》,流行歌曲不能流行长久,而《离骚》却能流芳百世,其原因在于作品所拥有的内涵。流行歌曲是很流行,甚至比《楚辞》中任何一首都更悦耳、更上口,但其只能适合我们这一时代的某一时刻,相比之下《离骚》的成就也就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了。
流行也许是永恒的开端,但永恒不一定是流行的句号。
流行是永恒的前奏,一句“李杜诗篇万口传”,写出了当时李杜的诗篇流行之广,那时就是流行。这种流行经过时间的冲刷,岁月的考验,现在它就成了永恒。这正因为李白与杜甫的流行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达到了人们产生共鸣的要求,才有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永恒。
流行能促成永恒。古时,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人们居室是通透的,空气中没有这么多的“雾”。人们流行居于山水之间,所以当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辅相成时,就呈现出诗一般的永恒;人们流行于欣赏自然之美,所以当花的艳丽与蝶的活泼相互映衬时,就会显示出如画般的永恒;人们流行于赏月品酒之乐,于是那份“举杯邀明月”的洒脱和“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愉悦,就成了仙人境界般的永恒。由此看来,其实流行与永恒是相关联的。
如今的流行,是一种纯粹的“流行”。经济飞速发展,水泥建筑物迅速拔地而起,大自然已不再“自然”,人们的心灵也好似被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这时“流行”的是那些快餐歌曲、攀比时尚……人们的心灵在饱受压力,人们的思维在逐步统一,人们已不再能够真正的随心所欲了,社会给你施加了太多的枷锁,这时的人们渴望曾经的流行,向往曾经的永恒。所以当流行不流长久,不能升华时,它就会走向衰落,走向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流行与永恒相差又”很远。
流行因为其流行所以流行。
永恒因为其永恒所以永恒。
流行与永恒所在,其实很近,近得几乎等同。
流行与永恒所在,其实很远,远得几乎相隔千里。
所以流行与永恒真的很近很近,也真的很远,很远。
【篇三:论流行与永恒作文】
流行犹如春之花,借助肥沃的土壤,按季节应时开放;而永恒则好似风雨中的山陵,任岁月冲洗而愈见坚韧。
生活本来就丰富多彩,但往往总不及电视剧里演绎的那样五彩纷呈,瞬间就能跨越几个时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有点枯燥乏味。在这个社会的间隙里,流行的东西便充当起调味的角色,以多变、怪异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给那些人的单调生活各自涂上一点色彩,让他们产生短暂的幸福眩晕之感。
永恒的事物,谁也没有本领用“瞬息”这类的笔尖将其抹掉,或将其创造。它是用时间之锤,生命之火,共同铸造出的惊世宝剑。只有懂得回归自我,静坐参悟的人才有资格看见她的绝美容颜。
一杯清水,在你干渴之时,它的价值也是不可小觑的。流行的东西之所以有一点价值,那是因为它会或多或少撩起人的一点兴趣。现今,许多网络歌手,活跃在网络世界,靠着唱几句“我爱你”而赚取一群不会用心去感受爱情的少男少女的青睐,肆意传播虚妄的爱意,这些以功利为目的的歌手怎么可能领会宋祖英歌曲的人间真情?一首《小背篓》引起了多少回忆的情丝?同样,那一曲《二泉映月》感动了多少世人的心?
前段日子,大家阐发了关于明星出书的观点。虽然那些日子已成模糊的背影,但是那种借着自己的“超高”的人气,胡乱牵引潮流的举措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像这样的流行产物只会令一些有文化的智者不屑,而受其伤害最深的莫过于那些偏爱追随流行的学生们。
在中国的文字宝库中闪烁着无数经典,这些经典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其永恒的价值,值得每个人花上一辈子去领悟,其中的精神真谛,值得代代人忠实虔诚地传递。因为拥有这些,我们才可以骄傲地,挺直腰杆将它们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然而,在经典著作被定义为永恒的星系里,同样或多或少存在着有悖社会发展的因素。中国有句老话“胜者王侯,败者寇。”很多人把它装进思想的口袋,将结果看得超于一切。但,社会实践证明,过程的价值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姚明说过﹕“在美国,迈克尔·乔丹和查尔斯·巴克利都是英雄,虽然巴克利从未赢得年终总冠军,但只要你努力过了,即使不成功也能够出名。”可见,永恒往往需要时间的历练,毕竟社会的脚步只承认科学,只向往前方。而一些沿袭数千年的信条和观念,以及阻碍社会进步的话语,世人必须勇敢地将其抛弃。
流行与永恒又有一份特殊的关系,艺术经典无不来源于流行作品,永恒不是石头缝内蹦出来的孙悟空。现在所称的永恒,也是过去的新生儿掺杂着流行气息。流行好似一种风,它娇惯了众多浅薄的事物,但同时也孕育着有价值的生灵。没有流行的推动,就不可能有唐宋辉煌的文化盛典。所以,流行者要具有一双锐利的双眼,站在流行之风里的人更要多一份沉着,多几分理性。
如果把流行的比作混有沙和金的流水的话,那么,永恒的事物便是那些藏于沙中的金子,它们需要流行那股潮流推动,同时,永恒也体现出了流行的价值。流行在不断换班,而永恒却沉淀了下来。但在流行中占众多份量的还是沙,它浑浊了我们的视线,无法直接将沙与金分开,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站在流行的溪边,耐心捕捉金的光泽。
流行没有被时光考验的使命,所以它们来得忽然,去得匆匆,快速地走完了生命就消失了﹔而永恒却肩负着科学、价值的责任,静静地在时光中沉淀下来,长时间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推动人类精神大厦的建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