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写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
谈到读书,它的作用直指一个人的未来,而未来似乎又太过辽阔。因此,我们把范围缩小,再缩小,最后还剩下人们心中最脆弱的那块地方,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要谈及的内容。
自古以来,“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纵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一不是满腹经纶,自有成就。从四书五经中,他们读懂了生育之恩;在钻研领会下,他们体会了养育之苦。知识赋予他们人性,人性从而铸就了他们内心真实的自我。这时的他们,智强,亦活成了不愧于自己的人生。
反观当今社会,多少七八十年代的青年常年在外奔波,少则半年,多则若干年不曾归家。深究其因,沿着那条被荒草遮蔽的小径,我们回溯到了他们的过去。望着形形色色的少年,多为在田间劳作或在山上砍柴又有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少年伏在书桌上,一笔一画扎实的书写自己的人生呢?是啊,他们大多丢下了手中自认为无用的纸笔,做着与自己年纪不相符的事,说着与自己年纪不相符的话,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半个家的重任。在这时,这样的人的一生似乎已经被注定,没有笔墨的童年,人人靠劳作养活自己和兄弟姊妹。再到后来,简单的劳活已经无法满足家中数口人的生计,这些生而为生存的少年,背上曾经装书的包,手中攥着一沓钱,头也不回的哭着走进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为了生存。然后在这里扎根,工作,赚钱,甚至组建新的家庭。这样的他们或许知道了生育之恩,而养育之苦却早已被抛去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之艰,赚钱之不易。因此,谁还会不顾几小时的路程,只为回家看一眼独守寒窗的老人;谁还曾想到发丝斑白的父母,在某个夜里,独自流泪……曾听说过这样一段对话:“你今年过年还不回去看看吗?”“不了,春运火车票还涨价还不如留点时间加个班赚点钱寄回去,不是更划得来吗?”这段对话中包含的沧桑我也许还不能领会,可我能想到的只是:左盼右盼盼了一年的老人,当手中握着这沓沉甸甸的钞票时,是该哭,还是该笑。
肚中不曾装有笔墨,却一样有能力“赡养”父母,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们所期望的人生,但一定不是我所期望的未来的我。
在这个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曾经的少年们或许依旧在外漂泊,但取而代之成为焦点的,是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就我而言,我不会原地踏步,更不会停滞不前,十几年的熏陶下我自然知晓了生育之恩养育之苦,但后者却让我依旧迷茫。心中笔墨愈发厚重,既然这样,那就再花上十年时光,十年后,待我用笔墨,书写不愧于自我的人生!
智者,达自;不智者,既已成定局,多说无益,只望,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