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阵风掠过,小草的娇弱身躯随风摇摆,好像随时会被吹折,雨滴打在它的叶子上,原本娇弱的身躯更禁不住向地面伏去……
我坐在房间的窗户旁,捧读周国平的散文集。凝神思考,无意间向窗外扫了一眼,捕捉到了这个画面。
我有点担心,一棵小草,在风雨面前,能有多大的抵抗能力?
回过头来继续翻开散文集,刚好阅读到了一篇《苦难的精神价值》,读完全文,感触良多。
苦难,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需要经历的。人生在世,多多少少,大大小小,总会有坎坷。许多时候面对苦难,我们不是连声抱怨,就是甘于苦难。其结果也无非是“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可我们若是面对苦难,肯定其价值,我想,所得到的必定不是这种结果罢。
维克多。弗兰克在奥斯维辛训练营中受尽非人折磨,他明白对于像他这样的战俘最终命运是不可逃脱的煤气室和焚尸炉,可即使在这种境况下,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却还在坚守自己,尤为细致地捕捉自己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写出了《活出意义来》一书。让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这本小说中许多章节竟饶有趣味!
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维克多。弗兰克也以尊严的方式承受了苦难,获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历尽苦难,却也不抛弃不放弃,以书籍为友;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到:“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鲁迅也在《生命的路》中说:“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苏轼面对“乌台诗案”也能及时超脱自己,从苦难中得到启迪,从而升华自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在极其恶劣的境遇中,仍然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你可以选择如何承受苦难,显示了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世间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其剥夺。
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面对苦难与挫折仍能坚守自我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苦难与挫折如影随形,在成长过程中,我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挫折,我也不可避免地像大多数人一样充满了抱怨。相对于苦难与挫折,我的确更喜欢一帆风顺的安定的生活,周国平在文中写道:“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经历苦难的过程的确有苦痛,可在苦难中,我们却总是能得到启迪,获得经验。我们不能否定苦难带来的积极意义,经历苦难往往使我们获得提升。
雨停了,那棵小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焕发出别样的光泽。叶片上残留着水滴晶莹的水滴,显得这棵小草更加挺拔,更加富有生机了。一棵小草,经历风雨后也可以出现别样的生机。
物犹如此,人亦然。人只要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经历了苦难,便可从苦难中获取力量,充实自我。
在苦难中成长,心灵会变得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