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桌前,我盯着电子屏幕,正思索着眼前的这份作业该如何下手,却久久不知写什么好。一个熟悉的编程软件,唤醒了我的记忆,这虽不是陪伴我最久的兴趣爱好,但至少那时,我曾为它而拼搏过……
在我步入初二的时候,作为一个机器人俱乐部的成员,和队友们赴约参加全国机器人比赛。这件消息一传开的时候,我感到又激动又紧张。这场全国性的比赛无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也能更好的对自己的实力有所衡量。但与此同时,全国比赛也是一种难度激增的代名词,倘若选择简单的课题和单调的编程,当然会省下不少精力。可我就是一个难以满足于现状的人,这种性格反倒使我顺理成章的选择了最难的课题。
在我的“怂恿”下,大伙儿同意了我的看法。在集训课上,我们围绕课题,设计了蓝图。紧接着,我们开始搭建各个部分的模型,在多名老师的引导和组员们的齐心配合下,整个作品的大体布局和零部件的制作早早地完成了。接下来的重头戏是程序编写了,作为一支参加全国比赛的队伍,程序过于朴实和僵硬是不行的,所以在程序的开放性和流畅性上,我们深知这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凭借着以往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队员们将自己作品部分的程序都注入了自己的创意,恰到好处地增添了些许艺术性,又不显得花哨而拖慢运行的节奏。眼看着我们的作品离完工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着实艰辛。在各个部分程序进行整合时,竟然出现了“撞车”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失望不已,只好先解散,以后再想办法。
下课后,我的心还是放不下:“如果明天再解决的话,就太拖拉了,我就不信咱们的作品会被这个问题给推翻掉!”下午,我独自溜进教室里修改程序。针对情况严重的环节,我先进行定量分析,再用软件进行细微的调整。实在不行再将多余的步骤进行简化。当我的双手忙个不停的时候,嘴巴也不想闲着,我讲出多种假设,蹦出一个个问题:到底该双线运行还是一步步来呢?会不会时间来不及接应?……钟表的秒针在宁静的环境下滴答滴答的走,就如同我快速跳动着的心。途中有很多次我想过放弃,但为了不浪费之前所花的时间,更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而时间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问题终于被解决了,如果不是肚子偶尔发出的“抗议”,我还不曾意识到夜幕的降临。我瘫倒在椅背上望着天空,天幕似暗却明亮得清晰深刻……
回想那天的下午,我觉得自己有一点“没事找事”,硬是让自己单枪匹马地面对“不可能”的任务。但无论如何,我还是不虚此行,这份为团队做出的贡献,到现在使我感到自豪。
几个月后,一座小小的奖杯静静地放置在我家里的橱窗中,每当我不经意间看到它时,它一次次地唤醒我对那时的记忆,这是我的兴趣,但我对它的情感,却不止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