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很满,满到令人疲惫与颓废。
有多久没有抬头望那夜空了,有多久没有停下来感受生活了。车轮在道路中飞驰,但人生,终需要那一片留白。
幽默剧大师卓别林一生痴迷于电影,他的成就也不必多言。而作为他塑造的最成功的的角色之一,其流水线公认的形象深入人心,投身于高强度的流水线之下,无时无刻重复着单调的工作,企业家还想着办法压缩休息时间,创造出了荒唐的用餐机器,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他的精神也随之崩溃。影片最后,是传统的卓别林幽默,他迈着鸭子式的步伐加入了工人游行,被抓进了监狱。但,这笑里总带些什么,是泪,还是思考。如此生活,是应该有的生活吗?这残酷的社会环境,会带来如此的精神压力,这,该存在吗?
V.S.奈保尔在写作《抵达之迷》时曾在英国乡下隐居三年。三年苦修般的生活,带给他无限的思想空间,而内心的平静也使他有那虔心去完成这部极静的巨著。老实说,我喜欢这段人生的留白:清晨感受花香,去巨石阵旁漫步,去邻家的庄园感受自然……很羡慕,不但因为这段生活,更因为留白本身所带来的,时光被你调控着,可快可慢,不必抱怨光阴苦短,享受的便是那一份的留白。正如作者想表明:他证明了自己能使时间停顿,并使那一刻永恒。但,我并未读完它,我选择在中途放下,我愧疚的是自己:我无权读它,我没有那份平静的资格与能力。细想,这不停转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可以呢?
艺术,分很多主义,大多是后人强加其上,所以木心说:“说主义的终究是有些次的。”而在这众多主义中,极简主义这一运用于生活和建筑上的一种在近日开始传播与流行。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爱那简:一只盘子,涂了小半边,便收笔完成;一张空白画,正中央画个小图案,便完成任务;一个房间换上亮白,添些家具,便支付买家。这是极简,这很流行。究其原因,人们累了,需要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清新物。而让人欣喜的,大家开始留意留白了。时代会越来越快吗?不,它会越来越慢,而生活也会随之精彩。这也许是个期望,但光凭想象,便已是那留白般的美好。
巴普洛夫说过:“要想一下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想来也对,月也有阴晴圆缺,何必让自己知道如此之多而变得满呢?累吗,倦吗,还能回到那时候的自己吗?不清楚答案,也一直在思考。
有一天,在繁华的市中心仰望天空。找一个最开阔的角度,绕开高楼,夜如镜子一般,反射出不一样的自我,一霎那,琥珀色的夜里,我感受到了那放下压力的我,超脱、自由萦绕心中,有些想哭泣,为那留白而哭,为孤独的我而哭,偌大的都市中,只有我仰着头。
留白,也许是个书面用语,也许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但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它,坚信在某一刻,总有属于你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