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色的封装,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和几位老人的合照,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字,署名是柴静这奇特的封面一开始便引人注目。我打开这本书,不自觉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正如作者所说的这句话“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记者,她尽到了一位记者的责任,寻找真实,客观对待。
这本书记录了著名记者进入央视十年的成长经历。我看见的是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成人礼。但这本书远不至此它给我最大的震撼与共鸣,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话语交锋中正与逆的悖论,是社会的真实。
《无能的力量》中,德国青年卢安克在广西板烈小学支教,他没有想旗帜鲜明地做成什么事,就像是润物细无声一样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就像文中文中别人对他的评价,“从世俗的意义上说,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他做的事情很可能无影无踪,悄无声息的就被吞没在中国的茫茫现实中,在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卢安克的教育称得上是常规意义上的失败者,但他用自己的能量给中国的留守儿童带来归属感。在我看来,他是自由的,是温柔的。他在孩子中真正扮演的角色,是一位朋友,一个亲人。但他给人的不是会掉眼泪的感动,而是他能让你呆坐在夜里,想“”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认为教育应该是纯粹的对待学生,不带任何功利性的。他的这种态度也应该是现在人们所需要的态度。
除此之外,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还将继续存在很长时间,那么它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也将继续随之存在。这些年国家对农民工问题比较关注,于是留守儿童问题也进入大众视野。的确,留守儿童问题,是国家需要重点关注的,也是始终存在的。这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在小小乡村中,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乏,缺乏家长的监护,照管和关心,大部分在小的时候便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以至于走向极端。在这个归属垮掉的时代里,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最需要的就是归属感。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绝不是学校教育能弥补的。鉴于现状无法快速扭转,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来看,还需政府、学校等相关机构切实履行职责,并引导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持续关注。
在《看见》中,也有很多被公正呈现了的早已被贴上标签的“反面人物”,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最引发争议的地方。对大众来说,很容易因事件本身就对别人枉下判断,然而对记者的采访来说,最重要的却是从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还原对立双方个人的心理和行事轨迹,而这很容易被大众所批判,最典型者如药家鑫。当关于药家鑫的调查播出之后,很多人质问柴静,怎么可以为他们的父母说话?柴静对药家鑫事件的穷追不舍,自己也不甚清楚目的,这在她与以前的采访对象一个被心理医生和她的采访“拯救”了的曾患抑郁症的叛逆少年的讨论中找到了答案,她只是想公正呈现药家鑫当时作出捅刀行为的想法,并且告诉大众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教育里不应只有严厉,被父母架上的责任和重担越多,孩子越可能往适得其反的方向发展。正如文中所说,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人们如何相处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每个人犯错都有一定的原因,而这而这最根本的缘由是人性。药家鑫本质并不邪恶,他只是一个用错了方式的孩子。但很不幸的是,他将要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这一切,构成繁复生命的每一面,有待我们去遭遇,看见。这写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维性、逻辑性和真实性,引发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一个个现实悲剧的无奈与无能为力。因为,这就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