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劳动何来收获,不劳动何来美好未来?
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将光荣、崇高、,伟大和美丽刻画的淋漓尽致,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和梦想的实现,都源于这份劳动播种的成果,我们何能不为之自豪呢?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正因为劳动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才造就了今日的成就。
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的砝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挽起裤脚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看到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袁隆平在劳动中发现真理,解决人们吃饭问题,农民送给他“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的称谓,正是对他劳动最大的赞美。
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劳动是生存的理由,对于家庭而言,劳动是改善生活的手段,对于军人而言,劳动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保证,对于国家而言,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劳动因此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人世间的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 。
劳动在无数平凡的岗位上彰显强烈的使命担当,顽强的工作作风,坚强的意志品质
劳动源于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以来,无数逆行者携手同心汇聚,用强大的合力——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这是四万多建设者日以继夜的劳动成果,白衣披甲逆行出征,哪怕伤痕累累,也要跑赢时间,从病毒手中抢回更多病人,这是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执着;为提前复工,提供抗疫物资,这是快递小哥的无畏。
人世间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无我的拼搏,勇敢担当,无畏无惧,甘于奉献,才造就了战役的胜利,抗疫之他们功不可没。
世界上有两种光芒最耀眼,一个是太阳,另一个就是你劳动的模样。可谓:“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当下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有一部分人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以学习忙作为幌子,将适应环境作为温室,用劳动苦累作为借口,这种一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思进取,却还未知,沾沾自喜的人是该摒弃气的。
让我们在社会中营造一种“勤耕雨读,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社会氛围。让我们熟知劳动的回报永远都是慷慨的:它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使人类从荒蛮走向了文明,也让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