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飞奔而来的拥抱,有牵肠挂肚的思念。一句“回家过年”寄托了太多情感,承载了太多意义。除夕时分,三代同堂,可见年俗的变迁。纵然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但节日的仪式感没变,萦绕在心中的真情也没有变。
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二个新年,虽然少了街坊好友的拜访与热闹的聚会场面,但仍然年味满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温馨地度过了春节。除夕夜,爸爸准备去贴对联,而我自告奋勇帮他完成这项工作。我将旧对联撕掉,拿来胶带、剪刀,按照爸爸的指示,一步步地操作,把春联小心翼翼地贴上去,再用手从上至下把它抹平。接着我和妈妈齐心协力,把红纸剪成“春”“福”字样,串在一起贴在了房间门口,不一会儿,我们的“杰作”便完成啦。望着自己的作品,一种自豪幸福之感油然而生,真可谓是春天的礼物啊!
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的春节是所有人都期盼的日子,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有新衣穿,有新鞋穿,有美味佳肴可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只有过年时才有机会吃一顿肉,穿一件新衣服。对于一年到头难得吃几次肉的小孩们来说,哪怕是一碗面条,一片筷子厚的牛肉,都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而现在我们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以前所谓的山珍海味似乎每天都能吃到,所以才觉得年夜饭也没那么丰盛。随着科技进步,确实有部分传统年俗日渐式微,但那就意味着年味在变淡吗?其实不然。
年味究竟是什么?或许我们应该好好探讨这个问题。当云祝福上线,即时互动,小小的红包传达着大大的爱,这又何尝不是年味的体现?当春晚中跨次元表演出现,虚拟人物洛天依与真人合唱,此场景又何尝不是我们国家文明的开放,信息技术的进步?当墙上倒挂的福字扫进“集五福”的镜头,全家都在试试手气中,此等欢笑又何尝不是年味的体现?
春节,蕴含着千万个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家人们在一起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不妨想想,你说年味变淡,感觉饭菜没有以前那么香,那是因为你已经吃惯了美食,而这是谁的努力?是爸爸妈妈,是他们用半辈子的辛勤工作换来你的美好生活。他们想让你过上好的生活,而不像他们小时候那样连穿新衣服都是一种奢望。所以,我们要用心感受父母的爱,用心感恩父母的爱!
中国的春运可谓是世界上最独有的最大的人口流动奇观。每年都有近30亿人次的流动。这庞大的数字后是中国人对故乡的牵绊,对父母对亲人的思念。无论经济怎样高速发展,无论时代怎样更迭,唯独不变的是每个中国人对根的爱,对根的感恩,对生我养我哺育我的父母的感恩。
在新的一年,中国人之间的温情不会消失。用心感受年味,用心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