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时刻刻处在社会之中,时时刻刻与身边的一切休戚与共,该如何与身边的一切共处,是人类永恒的命题。
人的成长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婴儿生命的开始就注定了他必然具有的社会意识,因此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作为一个人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上,则必须学会共处。设若拒绝与身边人共处,拒绝融入社会则极易成为人们口中的反社会分子抑或回归到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中国的先哲们一直在探索这个永恒的命题。“礼之用,和为贵。”“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为人的共处模式应是以礼、为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也早在千年前出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纵观当今人类社会,正如余秋雨所言:“每个人都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人与人的共处需要的也不仅是表面的礼义与和谐,更是内化于心的对他物的认同与尊重。
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又岂不是一直寻找共处与平衡的历程。丞相权力与君权的制衡;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融合发展;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牵制……这些都无非是在寻求共处的平衡。权力该如何共处,君臣之间的关系是“民贵君轻”吗?这些都是永恒的问题。当今的中国社会也正在努力寻求共处的方式,找到这种平衡或许就能打破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世界也从来不是割裂开来的。从新船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赖于各个国家寻找共处的方法。当前新冠疫情肆虐世界,各国也只有团结一致,互相支援才可以让人类度过这次劫难。世界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从来也不缺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当然是与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现在背道而驰。也不乏有逆全球化、拒绝加入世界体系的国家,清朝也正是因为以天朝上国自居而拒绝与外界接触而被强制打开国门,开启了中国近代百有余年的屈辱史。拒绝共处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开放发达的现在都是注定不可行的。当今世界,更应保持和平态势,相互磋商,协调利益关系,才能让人类文明不断绵延。万里躞蹀,以此为归。
毋庸置疑,共处在个人、国家和民族及世界的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积极、和谐共处,才能成为人类的主旋律。
愿世界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向着和平共处的世界走,不必等候萤光和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