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西游记》的阅读,看得出来,同学们对其中的刷怪套路着迷不浅。大部分人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日《西游记》阅读任务,可有些人则不然,潦潦草草几眼翻过,糊弄了事。怎么让每个人都能保证阅读效果呢?这可是个难题。画思维导图?立马有同学抗议说画画太麻烦;把概括写在本上总行了吧,又有人说嫌字数太多,懒得动笔;那怎么办?干脆把阅读的章回主要内容口头录音录在群里好了!这个主意立刻老师同学全票通过,于是,每一天的晚上打开班级微信群时,数百条语音概括就一涌而来,刷爆了屏。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里面工序复杂,也含有很深的学问呢。先读懂,再提炼,还要讲得明白。你若太过拘束,录错一个字,便需要重新去改正再录一遍;有时忘了词,这个尴尬的空档,便条件反射般地用“然后”“后来”这种毫无意义的词语赶忙填塞,导致录音效果极其不好。你也不能太过任性,随随便便,用几个词语一带而过,不仅遗漏了细节,使内容变得极不充实,还常常失去连贯性,令听者一头雾水,这都是行不通的。
不过,同学们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优秀作品一个接着一个地浮上来。比如,在校外上过朗诵课外班的洪睿凡,每一次他的录音都是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录就四十多分钟。一边用自己各种语调“演”出书中情节,还不忘了时不时添上几句自己独特的评论:“您说说,这唐僧,不仅自己肉眼凡胎,还不信孙悟空的话……得!自己又进了妖怪的陷阱里。真是顽固得很呐!”他仿佛不是在完成作业,而就像真在给别人比比划划地讲故事。十足的评书范儿,经常逗得我大笑不止。
若说洪睿凡的故事像大波大浪一样跌宕起伏,那么李泽佳的故事应该就算是湖边溪上的静水细流了吧。她的语音语调不那么夸张,故事却讲得平稳不慌。她语速较慢,把每一个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还在情节之间稍微停顿,给人深入思考和琢磨的时间,生怕听者跟不上她的节奏。她的这种讲述方式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有情节讲述生动有趣的,自然就有感悟诙谐有深度的。王世源就是一个好例子,他讲的故事情节没有大放光彩,可他的感悟,一听便知是经过反复思考琢磨得出的成果,让人深有同感,老师也经常因此表扬他。看来,他是真的把作者的刷怪套路吃透了,就像在吃大棒骨,不光把表面的肉吃光了,还把精华的骨髓也吸了出来。
高手还有很多,如果逐一回放这些录音,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听得入了迷……
我们班里阅读概括的高手真多啊!洪睿凡的生动“演绎”、李泽佳的娓娓道来和王世源的深度“感悟”,有了这些榜样,相信我的故事,也会越讲越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