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哀愁并非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而是一种艺术之心,它包含着敬畏、怜悯、仁慈,还有感动。”——题记
什么叫作哀愁?不少人会觉得真是个矫揉造作的问题。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及时行乐,为什么反哀愁起来!那就错怪了这个字眼。何等欢乐、团圆的除夕夜,竟在爆竹声中,一响即散,恍恍惚惚地过去了。当你还没看够旅途的风景,却发现车已到了家门口。每一个人声寂寥的夜晚,总是猛然想起来,生命中又一天结束了,我还是一无所成。这一切,并不是身处灯红酒绿就能忘掉的。既然筵席必散,那又何不认真体会一下那种淡淡伤感的滋味,缠绵不断,难舍难分。
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那么大概没人会否定我们需要实现美,实现价值。谁说哀愁亦不是一种美?譬如香消玉损,红颜薄命,就是在美中平添一份凄凉,变得愈发冲击人心。林黛玉的一生就是红消香断的,致死不愿落入凡世,短短十几年碾冰为土玉为盆,是多么的洁净。无论贾府如何破败腐朽,她始终保持着孤傲的品性,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悲。正因为在韶华中仙逝,我们才认为她的美,有一种超乎世俗的高度。试想如果她能和宝玉安享天伦之年,纵使她再漂亮,有才华,那这个形象还会如此不朽吗?很多的美,被悄悄掺入了一种惋惜,一种转瞬即逝的伤痛。其实这便是哀愁了。正因为有了哀愁,我们生活中才多了一份感叹,一份悲悯。黄昏是美的,美在短暂的炫彩,明媚鲜艳的春花能有几时,终究是零落漂泊而去。但只可惜现在很多人已经否认掉这种哀愁所带来的美了。要知道,是那种转瞬即逝带来的哀愁,让我们珍惜每一次雨过天晴。每一次清晨霜降,是淡淡的愁,赋予美别样的意义,使我们更加充实、多彩。
还有一种哀愁,并不能发现美,却能引领我们发现自身。换句话说,这种哀愁就是对自己很深刻的思考。因为哀愁,所以宁静。有人说俄罗斯是一个非常深沉的国家,为什么呢?那里有广阔无垠的田野,浩荡无边的雪原消失在茫茫的天际。景色十分单调,但凝结着一种雄浑的力量。环顾四周,大地一片寂寞,你大声呼喊,竟没有回声。天地间忽然就剩下自己,渺小得如一根稻草,一片雪花。什么纠结,什么欲望,都已经被浩荡的宇宙震慑住了。只有这时人们才会反省,我从哪来,又将去向何方?心灵无比纯净,只剩下一点点哀愁,一点点迷茫。这种带给人沉静的哀愁,酝酿出了很多伟大的杰作,像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些作品无不因哀愁而起,为哀愁而生,使人鸟瞰大地,生出一种桑沦的情怀。很多时候,当我们孤独地处于天地之间,或者历史长河里,这种哀愁就会油然而生──既是一种感叹,也是一种反思,是哀愁的力量把我们引领到更高更远的地方,来审视内心,会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云淡风清。
我可以说,人们的生命力也是有哀愁夹杂其中的,那么是谁要扼杀哀愁,使现代的人们变得肤浅,小气,离真正的自我实现越来越远呢?其实并不能怪社会上追求物质,即时行乐的风气──这是人的本性,而且与哀愁本身并不矛盾。你可以随着秋风,追逐一群翻飞的银杏叶,欣赏它们金黄色的纹理,目送它们化作香尘,回归自然;当夜晚霓虹灯闪烁的时候,你可以透过五颜六色的光,仰望天空最深、最沉的蓝色,那个时候,你没有哀伤,没有忧愁,内心是纯净的,是被美所深深打动的。
哀愁不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情绪,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需要哀愁,我们接受它,品味它,而不要逃避。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站到更高的境界,探寻更朴素的灵魂,更珍惜每一寸光阴。即便是在纷杂的都市,我们也需要哀愁得以片刻喘息。
正如迟子建所说:“如果我们心中不再有哀愁了,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我安慰的空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