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人顾城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跟他最亲密的人也已越走越远……
其实一切的远近归根结底,都是殊途同归,超越了岁月记忆与地域的阻绝,便是心的分离。
有时局外人也未必能看清,譬如作家萧红,与同样也是作家的萧军。他们俩有过一段举案齐眉志同道合的时光,曾经相依相偎、相守相亲,曾经溶在彼此怀里许诺,永远如此霸着最近的位置。然而岁月不只是独自荏苒,拥看日落,也能在锁碎、平常、烟酒、吵骂里浅浅携手。萧军摔开的门内,萧红面色如常,将烟头掐灭在胳膊上,于是,两行清泪,可知心头的怨恨?
一对有情人就这样远去,只让背影相望,心隔万重山。
如今更多的,正如佟大为表达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身在异乡的拼搏的青年,仍与父母、故人产生了可磨灭的距离感。"人们或许习惯于"眼不离机",每天8小时的,甚至毫不客气地说,将信息交流融入日常生活。将生活“说说”化、“微信”化衍生“点赞之交”。陈丹青曾有这样的断言:“年轻人所见有限,而又迷失在太多信息中,信息不等于眼界。"那么,人与信息的时刻相连,难道可能等同于人与人的时刻相连吗?
《读者》上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记叙了作者的一次经历:多年未见的旧友会面,对座无言,旧友一场小聚没给一个正脸,再次相见旧友竟成了“大忙人”,手机的消息提示堪比西餐厅伴奏的小提琴曲。而当作者失落而归,却见旧友最新动态却是:“与老朋友小聚,相淡甚欢。"同时,还配着摆好的美食图。
朋友当初竭力掩饰的青春痘当道的额头,如今则是相对而座,逼迫你看那光结的额头。欣赏银铃般的笑声却不见嘴角咧开的温暖。曾经最近的心灵相隔千山万水。
同一代人尚且如此,何况长辈。父母已是老土货,父母的关切随父母挑选的那些“压箱底”的服饰一起,塞入大衣柜里。记忆力那杯温吞的白开水,消磨在卡布基诺的奶泡里。早已掉落于网线以外,世界之外。
也许距离产生的不一定是美,从很早以前就有足够多的证据:从三人成虎的猜疑到召回岳飞的十八道金令,从诸侯争霸到如今友人相见“淡如水”,乃至父母至亲都被隔于心灵之外。距离还可以是疏离、猜疑、冷漠、背叛这一切的不美。
距离有时侯会让人感到可怕,不再是因为你在天涯我在海角的遥远。而是我们面面相觑、相顾无言的疏离。心已疏远。我们不能否认,地域的阻隔,时间的漫长,看近亲密无间的“交流”,已让感情也数据化。刷新着你的动态,我们会心一笑,以为一路走来是看着你成长、成熟、变化。却不知物是人非的感叹已永远是最新的距离。
因而“距离产生美”或许只是即将分别的人们含着泪的期盼,淬了毒的美酒,别前饮一杯,今宵醉。醒,却看当初最近,成如今最远。
近在咫尺,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