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盯着聚集在一起的家中书画,妈妈的文件,卫生纸,食品盒……还有眼前铺开的这张纸,想要遵循“格物致知”的规律,从中激发点关于“纸”的灵感。(解释一下,作文题目要求以“纸”为话题,进行创作)。然而,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我抓耳挠腮,埋头苦想,半点不得其衷。
手捧作文纸,仰天长啸:我要怎样把你填满?突然,一道灵光闪过,“这空白的纸难道不像是刚生出的孩子吗?我就写写这纸与人生吧!”
纸如人生。纸的一生从一棵小树苗开始。这棵树苗盼望着自己有一天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以雄伟的姿态站立在阳光之下。于是,他努力地吸取养分,努力地伸展枝叶。日复一日,终于在数十年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他很开心,享受着清晨露珠,从他身上掠过的清凉;享受着正午骄阳包裹全身的温暖;享受着黄昏徐徐微风穿过林间的惬意。
一天,一群伐木工人来到这里,看到这棵大树,啧啧地赞叹!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它被砍倒,枝干送往木材厂,枝丫送向造纸厂。在那里,它转化成了一张纸柔软细腻的纸张,各自奔向自己的征程。它们有的被那些书画名家题字作画,摇身一变,身价不菲;有的被印刷成书籍,被人捧在手心里;还有经过复杂的工艺,被印刷成花花绿绿的钞票,深受世人追捧……然而造化弄人,有些纸却被用来擦去人们身上的污秽,有的被用作食品袋,浑身油腻,随之被弃……
人生亦如纸。呱呱坠地的婴儿就如一张白纸,等待着从原生家庭开始的每一笔重重的涂抹,亦或明媚,亦或厚重,亦或阴霾……童年时渴望长大,觉得只要长大就意味着梦想的实现,少年时为梦努力,努力的追逐人生的目标,接着在最好的年华步入社会接受晕染,再到中年后的沉淀。你,或许已经功成名就,或许一败涂地,也可能碌碌无为,平凡一生。即便如此,那又怎样呢?走过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之后,每个人都免不了面对人生最后的宿命,那就是病,死。回头看看自己人生这张纸,浓墨重彩也好,轻描淡写也罢,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张纸,这张已然被涂满色彩的纸,还在就好。
少年的我,再次铺开这张人生的纸,这张纸上,已经有了父母一路小心呵护的温暖笔墨,也有了求学路上老师殷殷教导的清凉一笔,更有一起同行的伙伴们并肩前进的绚烂色彩!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张纸是会绽放异彩,还是被嗤之以鼻,靠得还是自己手中的这支笔。
周恩来少年时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最终当上了新中国的开国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拉马克,从16岁到24岁的8年里,飘忽不定,直到后来才在卢梭的帮助下下定决心,埋头苦干,花了11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名著《法国植物志》。他们都成功地为自己描绘出一副美妙绝伦的人生画卷。
既然浮生繁华如梦一场,那就那让它更精彩一些。“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目标先行,实践随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唯有勤奋的汗水,才能浇灌成功的花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直面人生中的困难,披荆斩棘,去迎接黑暗过后的光明。
纸如人生,人生如纸。这纸间人生需要我点上目标,画下行动,贯以勇气,洒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