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阴着脸,没有人说话,自顾自地走着;没有人发号施令,却都往班级的方向走。
刚刚,跳长绳比赛结束了。三人共跳的模式让我们好不适应,成绩也因此很不理想。比赛还未比完,脸上写着“失望”二字的同学们便陆续离开。终于没有人为选手递水,更没有人安慰。在晴朗的天空下,头顶着乌云的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操场。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想要打破这压抑的氛围,又或是完全出于好奇,问起成绩来。“106个”他在短暂的沉默后,开了口:“不错啦!没怎么练习,已经很好了!”这好心的安慰却似嘲讽一般,让选手们更显自责。还未走回班级,这股瘟疫般的情绪便传染了那些欢笑着、玩着游戏的同学,他们停止了欢声笑语,于是整个班级笼罩在乌云之下。
“你们知道这一届运动会学校为什么要求三个人一起跳,而不是单人跳吗?是为了锻炼你们的团队配合能力,这是将来步入社会所必须的能力。”比赛前几天,班主任这样告诉我们,“这次不是你一人跳得好就行的。一个人先跳了,其余二人仍呆在原地,没成绩;别人跳了,你还没动,还是没成绩。”这一番话,好像预言了我们这个不团结班级今天的失败。从九月份刚组成新班级,每个有思想的个人便会很少听从班干部的命令;班级也不像一个整体,反倒像是一盘散沙。
一段简单休整后,同学们便各自拎着包袋回到了教室。这里,乌云散了散,现出了聊天声。可很快小乌云又聚成了乌云团——从未练习过的职工组成绩都要高出我们班30个。这时同学们终于恍然大悟——一切的借口,一切练习时间不够的借口不过是自我安慰,真正的问题则是散沙没有聚成水泥,毕竟再好的建筑师也难以用细沙造成高楼大厦。
不过好在,有了错误就有弥补,散沙也能找到了构成水泥所需的一切。在之后不长的日子里,寂静的黑夜里有了安静的教室,同学虽会习惯反对班干部要求,有自己的方案,但他们刚张开嘴却又咽回文字的场景,会保留在我脑海;有好几次,班级旁的空教室灯光亮起又灭了,班干部们拿着纸笔走进又走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他们发梢上的汗水……
“一、二、三、四……二百三十、二百三十一……”第二年运动会,在全班级集体的注视下,选手们跳得游刃有余,如鲤鱼跳龙门接连不止。这一次,同学们都在加油,都在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