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中作文汇编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作文 篇1
春雨沐苏,沉静已久的斑驳大地,经甘甜的雨水的刷洗,显得生机勃勃,小草亦挺起坚拔的身姿;寒风吹彻,厚重的冰雪雕塑起屹立不倒的傲雪寒梅。
考验若是生活之杯子,则生命是生活之水。能让杯子拥簇的水,方能显出水的清澈与完美。
所以,生命需要考验!
考验,在愚者的眼中是绊脚石,在智者的眼中是通向成功之钥匙;考验,在乐观者的眼中是一笔财富,在悲观者眼中是一种禁锢!生命无一帆风顺之舟,却有迎着波涛钻梭之舟。一曲《英雄交响曲》揭示着他对考验的挑衅的不屑,让他更加珍视生命与音乐;一句“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誓言,让一个孤苦的生命挺过了艰苦的考验的淬炼,方有《史记》之大成;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之士,尝尽了生命的考验,更深的了解到生命的真谛,更加淡定从容的对待着自己的人生。
时光匆匆,其亦无情碾过也,而考验亦如影随形。而我们想让生命更加淡定、充实、绚烂,就让考验挑战我们吧!一个人若一帆风顺,无所阻挡,那么充其量,就只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轻易向命运低下了头。我们更不喜欢让生命低沉,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应付式的过日子,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扼杀!
考验是生命之杵,越是细心研磨,越是锋刃剔透;考验更是一场无形的科举考,为选举强者而存,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奋斗,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生命既然在延续着,我们就要学会勇敢的朝前走。当考验参差交错于其中,它的存在会让生命更加殷实;生命若是歇斯底里的呐喊着,就让考验与之对敌。
我们也都知道,曾经的中国,亦成经不起考验,步入下坡路。如果,中国的“生命”经不起这重重的考验,那就真的成为列强所分割的“龙肉”了,但是,中国这条沉睡中的醒龙,以其磅礴的气势,强大的实力与不屈的毅力,最终扳倒了蓄意挑衅的外国列强,屹立于民族之林!
所以,当考验陨落在生命的岩隙中,生命终将投射出万丈光芒!
高中作文 篇2
李燕让学生们学习了碧野《天山景物记》中的片段:“湖面明净如镜……湖的颜色有变化……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夏敏莉引导学生学习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片段,感悟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清闲之意:“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陆佳慧让学生对比着学习了郁达夫的《午后东郊图》:“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微雨寒村图》:“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前者巧用色彩,通过细节描写,工笔渲染写出景物特色;后者通过想象,淡笔点染创设悠闲意境。她引导学生明白要将景物写“活”,需要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将个人的情感体验注入到景物之中,才能达到景物描写的第二层次——“神似”。
袁武康带学生们学习了老舍的《想北平》片段:“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入情入味具象多“觉”
老师们也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技巧进行了详细讲解。
夏敏莉从银杏说起,向学生介绍了很多故事和传说,引导学生写景要“入情入味”:银杏以前一直多植于寺院,被人们视为福树;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深情地写过“有这样的叶子的树从东方移植到我的花园”,在给女友写信的时候,歌德还在信笺里夹了几片银杏叶。
张秋红向学生们讲解了文学中的“具象”特性,她建议同学们从一些古诗词和歌词中汲取营养。比如,感叹似水流年,古人有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容一个人的情绪:“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好的描写,既有很强的画面感,又有很好的想象空间。比如,有同学写:“妈妈回来了,买了水果和蔬菜。”另外一位同学写:“妈妈开了锁,侧身轻推进门,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一袋梨和枇杷叶。”这样一来画面感就很强。她还给学生们总结了写景物的“五觉法”:形状、色彩、声音、味道、质感;同时多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想象、衬托、渲染等;在顺序上可以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陆佳慧在总结学生仿写的“小桥流水人家”片段时,引导学生明白日常的景物描写除了追求“形似”和“神似”,更为重要的是能写心中之景。
好文不厌千遍改
老师们都在课上给学生留出了专门练笔的时间,并当场解析,让同学们明白“好文不厌千遍改”的道理。
张秋红把学生的一段习作进行了修改,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古色古香的一个古镇,近在眼前的是一座古朴的乡间小桥”,改为“青砖黛瓦马头墙的江南古镇,近在眼前的是一座青石板桥,泛着晨曦温润的光”。在她的引导下,另外两名学生的习作片段受到了好评。宋乙轮同学写道:“隋唐的河潺潺而行,流到了杨柳依依的江南。一路走来,她带着浩渺的仙气,笼罩了江南。这气息弥漫开来,抱住了施施而行的游人,托起了飘荡的苇叶,架起了小巧玲珑的古桥。”张嘉航同学则写道:“山中鸟向青云薄雾,村中民赏杨柳红树。舟中人看镜中万物,黑瓦白墙只为将你留住。春风模糊了倒影,笛声柔软了宁静。流水停驻于此,不愿让你离去。”
高中作文 篇3
周海婴和周令飞的话具有现实意义。今年年初,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百草园举行了一场活动。会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多方共鸣。
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首”。显然,这不是完整的鲁迅,如周海婴所说,是“政治上需要”的鲁迅。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本来就是立体的、多元的,教材偏偏把他描摹为平面的、单一的。
现任鲁迅文学馆馆长的孙郁认为:“没有阅历的人很难读懂鲁迅的书。”鲁迅的观察是尖锐的,体验是深刻的,用语是刻薄的,情感是苍凉的,不鼓励青少年多读,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京文化界人士19日会聚鲁迅博物馆,缅怀这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贯穿整个纪念活动的是这样一种关注和思索:鲁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当天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发表演讲说,鲁迅的时代虽已远逝,但他那种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精神将永存。鲁迅的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提倡“和谐”的时代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谐”永远是一个过程,是矛盾中的发展,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多样中的统一,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鲁迅倡导的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利人思想及其批判精神,是我们朝这一方向前进的动力。
鲁迅精神作为一种资源是“儒家之后最具有原典意义的存在”。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表示,正是鲁迅精神使该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成为千百万人造访的“圣地”。他说:“鲁迅是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的精神之火,在古老的土地上扩张着,并因此而与每一代人的精神盘诘相遇,成为一种无穷的光源。”
著名画家陈丹青探讨鲁迅的角度独树一帜。他认为,对鲁迅的讨论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准政治话题到民间话题的曲折过程,现在我们“要还原鲁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和鲁迅之间已经缺乏可共享的生存经验、文化经验和政治经验。所以,作为现在我们探讨鲁迅的起点,我们首先要提出的问题“不是‘鲁迅是谁’,而是‘我们是谁’”。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创作了《呐喊》《野草》《朝花夕拾》及中篇小说《阿Q正传》等作品。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50多个国家流传。
“许多人都在哀叹,这个时代的人正在远离鲁迅,好像鲁迅一旦被公众弃绝,他的价值就会随之贬低——岂不知,真正贬低鲁迅的,恰恰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事实上,鲁迅真正的价值,就体现在他与这个时代之间的断裂和错位上:只有在反对他的地方,鲁迅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反对得越厉害,他的价值就显得越充分。正如小偷是不会喜欢警察的,我想,一个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也是不会喜欢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字像大光,可以清晰地照见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那些相貌丑陋又想遮羞的人,当然恨不得早日铲除他,消灭之。”
鲁迅只活了五十六岁,只写作了十八年,但鲁迅的存在像一个燃烧的火球,靠近他的人,若没有对火的经验,那必定是会被灼伤的。我们应该读点鲁迅。
高中作文 篇4
小时候,总是在电视上看见人们称赞‘志愿者’:有孤儿院志愿者、有老人院志愿者、还有灾区志愿者。这让我很疑惑。‘志愿者’到底是什么?后来,听爸爸说:“志愿者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真心真意,毫无回报的帮助他人。”就这样,当‘志愿者’这个理想的种子在我心里慢慢萌发了。
“学习好是必需的。”大家总是这么说。这让我在学习方面也有了促进。上课认真听讲,不敢再炮神,生怕遗漏掉一处。也作业也不再马虎了。“耐心点,多检查一遍”这句话成了我考试的宗旨。
“吃得了苦吗?”我一遍遍问自己,但为了理想我一定会努力。就像现在,为了能早点适应,我只要有时间就会做一些劳动。当父母看见我第一次干活,还总开玩笑说:“你今天吃错药啦?”而我也只有笑而不答,继续手里的活。干完下来,我才知道,原来平常在我眼里的‘轻松活’做起来竟是那么困难。
“志愿者往往不止这些而已!”不用说,这我当然知道。但我不会放弃,理想的种子只会在我心里越发越大,永不破灭。
多年以后,我也许已成为一名志愿者,那么我的出发地就是灾区我会用我所学的知识教那里的孩子学习,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大,有多么精彩。我将用我勤学打工的钱给他们买日用品、食品、玩具。让他们的生活更好。我会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照顾他们,让灾区的人都觉得虽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物质的东子,但还是可以得到温暖。。我想看见,他们不管遇到什么苦难阻碍,都带着笑容过每一天。
有人想做至高无上的医生,有人想当教书育才的教师,有人想干探索未来的科技工作者。我只想做一名帮助他们的志愿者。
高中作文 篇5
时维秋,天高云淡;西风烈,山河苍茫;砺英豪,壮怀激烈!
“砺身砺志!博爱博学!爱我九中!再创辉煌!”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这是我九中高一年级军训阅兵分列式四个方阵的口号。惊天震地,余音不绝。
为期七天的军训随着这最后的响亮的口号声而结束,此时此刻,也许同学们的心里有太多的余味,是归心似箭?抑或是留恋不舍?还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也许,在同学们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些关键词———承受、忍耐、坚持、荣誉、集体、关怀、成长等等。这几天晚上总点评的时候,我和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来这里是你的选择”。是啊,来这里选择了吃苦,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历练,那就是有千辛万苦,有千言万语也不能成为逃避、退出的理由。不抛弃,不放弃,没有所谓成功,也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有永恒的坚持。
时值秋季,军营训练基地的气温很低,早晚温差也很大,每天的训练从六点开始到晚上九点半结束,同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有的同学甚至带病坚持,训练训练还是训练,坚持坚持还是坚持。休息时间还要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写军训日志,有的同学训练之余还在学习。在集体生活中,大家休戚与共,同学、朋友、老师、教官,从这个意义上说,同学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是在一个集体中奋勇前行!
这不是开始的结束,而是结束的开始。回归校园,回归生活,也许同学们真的有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受吧,真的希望这次军训成为自己人生的一堂课,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用勇敢、坚持、毅力去解决,在人生道路上不断选择挑战自我,磨砺自我。让嘹亮的军歌时刻在耳边,在心里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