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元宵节作文汇总六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元宵节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元宵节作文 篇1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很快乐,不是玩得快乐,而是做得快乐。
老姑开一家烧烤店,元宵节晚上,我去店里玩。
哇,店里的生意真火!客人很多,桌桌满员,有的不是同来的客人只好挤在一张桌上吃。见此情景,我想,也别闲着,帮忙吧。虽然我不会烤串,但我会为客人倒茶水,送餐具,上肉串什么的,总还可以吧。
我拎起一壶水,哪桌客人要水,随叫随到,不一会儿,我便忙得脸红红的,头上汗水淋淋,真是不亦乐乎。有的客人还直言夸奖我,说小小年纪,能帮大人做事,真不起!我听心里那个美呀!姑姑家的小表弟看见,也来凑热闹,但他只能拿餐巾纸给客人,太小嘛,只有四岁。一次,我端一盆豆腐汤,上楼给客人送去,盆子慢慢变得很烫,但我坚持着,不一会儿,我手都麻,已不知道烫。那时我想,如果我手一撒开,不仅客人不满意,而且还会给姑姑这小店添麻烦的,最后稳稳地放在客人面前。干着干着我就顺手,客人来问要什么,然后把单子传到后厨房,哪桌吃完,就收拾哪桌,等着下拔的客人来。
后来,有一桌客人因着急,走,而这时肉串才刚刚烤好,他们还没结帐。姑姑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后来姑姑看我表现不错,就奖励我肉串吃,我也享受客人的待遇,真是高兴极。
我在这次干活中知道,大人也不容易,挣钱这么难啊!
这个元宵节,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吃元宵看彩花,而是在姑姑的小店里忙一晚,不过我的收获真多。
高中元宵节作文 篇2
“在唐末,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而在清朝被称为灯节。一些有权有势的贵族们请民间艺人为他们扎灯笼,谁家的灯笼扎的最好谁家就是最富有的。”
我对农历一巧不通,有些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听到“元宵”二字,才明白。原来年年的元宵节又快来临!
每到元宵这一天,奶奶和妈妈就会张罗着做汤圆。我呢则在一旁看热闹。只见她们把糯米粉与少许的水柔成面团。再拿出一小部分,用双手搓成圆状,当中挖出一个洞里面放芝麻豆沙和少许的油,再加一些香料,比如桂花。然后再将洞口合上捏拢。然后奶奶把做好的汤团放在沸水中煮,汤团在沸水的锅中欢腾一些时间,方可捞起来大吃特吃。那袅袅的热气和清清桂花香,怎不叫人口搀!,每到哪个时候我会看着奶奶给我盛汤圆。奶奶则会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慢点吃,慢点吃。小心烫着!”
吃完汤圆,我们全家人就会围着电视机看元宵“盛宴”瞧!舞台被装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各色各样的争艳斗奇。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更是舞台的一大亮点。有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等别出心载的表演,真是大饱眼福!
此时,我真想说:正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是一个张灯结彩的日子,礼花绽放的日子!
高中元宵节作文 篇3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自然被这个一心祈求平安的小县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南漳不是个富裕的小城,没有太多的财力来举办灯会。可这并不影响家乡人赏灯的情趣。小巷里,小贩摆弄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牢牢拽着妈妈衣角的孩子睁大眼睛望着花花绿绿的闪光物,央求着。大人无奈地望着孩子,掏出钱交给满脸笑容的小贩。孩子得了心爱的玩具,高兴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自己那如梦般干净淳朴的童年——
提着哥哥的旧灯笼,在家里各个角落晃悠,唱着奶奶教的童谣:
“照啥子啊?照虫蝇儿蚂蚁。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
高中元宵节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全家人团聚的日子。北方人把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当做是新年的结束。过了元宵节就该收拾心情,开始好好工作了。过了一个寒假,放松了一个寒假,都有点不想去上班了。今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早早的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元宵晚会的开始。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元宵节都会吃元宵或汤圆。圆圆的汤圆或元宵代表了幸福美满,代表全家人圆圆满满。外面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的不停,五颜六色的烟火也在空中燃放。
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我们都会去看花灯。正月十六,大家还会相约到一个地方去烤杂饼。烤杂饼就是把过年时家里蒸的馒头花糕或供香什么的丢进火堆了烧一烧,这代表着人们在新的一年希望远离各种疾病,健健康康的美好愿望。长大之后,看花灯或烤杂饼的机会变少了,甚至有时候因为上学或工作的关系,十五都不能跟家人在一起度过。所以现在我格外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亲情都是最可贵的,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
不管以后我在哪个城市,家永远是我的牵挂,亲人永远在我的心里。我会好好爱自己的亲人,珍惜亲情,因为家永远是我避风的港湾。
高中元宵节作文 篇5
夕阳刚刚落下,皎月还未探出头来。整个大地已是一片热闹非常的景象了。张家早早的就挂上了灯笼,李家也结上了浓浓的重彩,鞭炮是那个噼里啪啦的响啊,烟花也在那垂垂星空炸开了花。可不,闹元宵啦!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自李唐以来,人们就有“闹元宵节,赏灯猜字谜”的习俗了。今年的今日也不例外喽。
过元宵节少不了的是灯笼,不可或缺的事儿是上灯——给祖文送灯笼。送灯笼可是一件让小孩子乐此不疲的差事。可不是,大人还在张罗着饭菜哩,小孩们就已叽叽哇哇的要出发了。于是无数曲径通幽的小道上便出现了一群群特殊的人们,红彤彤的灯笼,大人们的谈话,小孩子的嬉闹,轰隆隆的鞭炮声,还有缤纷绚烂的烟花。。。。。。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元宵上灯图。每每这时,我还有我那两个侄儿总是打在最前头,去给我拿已经去世的爷爷上灯。
爷爷的坟地距家也有个两三里路,只是我们这么大的小孩来说,是没有距离之感的。一路上我们走着,说着,笑着,还闹着。各自提着自己的灯笼不无张扬的炫耀着。灯笼里的蜡烛都已被点着,烛光透过红纸,射出一圈红晕来。当然了,它可并不是用来照亮的,因为那天上高高挂着的明月正发射着朗朗的月光,大地给平铺了一层盈辉。说起这灯笼,可都是我们亲自动手做的呢,算不的精致,却绝对的充满乐趣。
到了爷爷的坟地,我们立刻忙开了。你烧纸来,我放炮,他插灯笼,大家可带劲了。没人扣了几个头,待到火彻底的灭了,我们又追逐着往回跑了。
“谁家的孩子真孝顺,这么早就上灯了”听到大人们的夸奖,我们可乐了。其实,在我还未出生,爷爷就已经去世了,更别说我的那两个侄儿也都未曾见过面。不过,听爸妈他们说,如果爷爷还在世的话,应该是很疼我 、我们的。一股敬爱与思念之情油然涌上心来。
送灯的确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从中我深深的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在那强烈的氛围下,我还真切的体味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更可贵的是,送灯他勾起了我们对先辈的思念,唤醒了我,不仅仅我,是我们,“孝”的含义。
高中元宵节作文 篇6
在元宵节,有些人吃汤圆,有些人元宵看文艺节目,还有些人元宵放鞭炮,而我元宵回老家梅县看烧“火龙”。
元宵晚上,我和表姐表哥去一个山上看烧“火龙”。路上,可多人啦!简直车水马龙,非常拥挤,男女老少都是赶去看烧“火龙”的。你瞧,仰望漆黑的天空,上面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可能连月亮姐姐也想出来凑热闹吧!一个个孔明灯徐徐升起,犹如一颗颗金光闪闪的星星,将夜空装点得闪闪烁烁。
我们来到山坡上找个好位置坐了下来。终于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首先是一条硕大的巨“龙”清楚地映入眼里,“龙”身上围绕着螺旋形金粉烟花,真是活灵活现啊!“龙”的眼睛甚至会闪耀,火眼金精,太威武了,把中国人气魄雄伟的品质展示得淋漓尽致。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定发现舞龙的人全没穿上衣的,这为什么呢?原来烧龙时,火花会掉在舞龙人身上起水泡,谁的水泡最多,表示谁今年的运气最好,攒的钱最多。
哇,引龙的领头人,居然高举几串红灯笼,这灯笼一串串似的,像似一串串的冰糖葫芦,非常特别!高举着的虾兵蟹将也出来啦!件件引龙的工具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格外有趣。除了烧“火龙”以外,还有烧“鲤鱼”、“孔雀”……,造型也挺精致美丽。
接着“噼哩拍啦”的响声传到我的耳边,原来“龙”的身上发出了许多束烟花打向半空,美轮美奂,霎时间,夜空中百花齐放:有的像火红的英雄花、有的像黄澄澄的菊花、还有的像粉红的荷花……在这璨灿之夜,一边放烟花,一边烧火龙,你看!龙的全身像洒上的金灿灿的金粉,夺目生辉。
这时人声鼎沸,欢喊声此起彼伏,小孩子活蹦乱跳,老人看得眉开眼笑,整个场面荡漾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令人目不转眼。
当最后一束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时,天空已经烟雾弥漫了,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还无法平静下来,眼前出现刚才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今年元宵让我十分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