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是一年中秋节。只是没有想到今年国庆和中秋同框,更没有料到中秋夜想要赏月的我却只看见天上一团乌云。
今年的月亮藏哪儿了?望着那团团的乌云,心中想着假如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此刻正照耀大地,大地必如披了一层纱衣,天边有无数颗星星和它作伴。或许,地上就有一个孩童正坐在阿婆怀里数星星呢吧,满院洒满了银光;也或许,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路过一个正在弹琴的盲女孩的房屋,于是就叩开房门坐在钢琴前弹奏了一首美妙的月光曲呢;又或许,天底下有多少游子思妇正痴痴张望那轮明月,寄托千里共婵娟之意,一腔愁绪竟至彻夜无眠呢。而我则忆起了亮如白昼的月圆之夜,一个小女孩下了晚自习,即便独自走在归家的乡间小路上,四下里寂静无声,总觉有明月一路相伴,虽有阴影处也不觉害怕的身影。啊,多少年没有在月下走过那条乡间小道了?多少年没有在老家挽着母亲的胳膊在月夜下串门,听长辈们拉家常讲故事了?中秋夜,家乡月的影子如洗过的照片格外清晰起来。愁绪如丝,竟被扯起,即便是在一个中秋节无月的夜里,难道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吗?
原本,中秋节就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祭月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所以,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纵观我国文学史,“月”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思的一种意象。
月象征美人和恋情。最早的诗歌《诗经》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样的诗句,是月下怀念爱人的一首诗,想象圆月高悬,清澈幽冷的月色中,独坐一人,他想起了自己那位漂亮的爱人,于是心中被骚动,惶惶然不能自已,以至陷于深沉的痛苦之中。
月最能表达思乡怀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清冷的月夜,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和兄弟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家愁国难,句句含情。中秋怀念兄弟最有名的要数苏轼的《水调歌头》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因为词写到人心里去了,现代人把它谱成曲,再加上王菲的天籁之音,于是一首绝美空灵的歌曲就诞生了。
月能引发人的想象,比如李商隐在中秋夜联想到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写出了不同常人的见解。
月能引发哲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轮明月跨越千年,深沉的历史感蕴含在字里行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宇宙浩渺,时空苍茫,人生短暂。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却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渺小而短暂,只有那明月和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
月下最能见到谪仙。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看到一个出门在外四处漂泊的普通游子。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活脱脱放荡不羁的“谪仙”形象。一举杯,明月为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音,也是他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常客。世人唯有在月的清辉里才能读懂他的怀才不遇,读懂他的寂寞和孤傲,读懂他的失意中的旷达乐观和进取中的洒脱豪放。“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我说月宫中不止一个嫦娥,或许还居住着一个浪漫的李白。
在这苍茫的夜色中,我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时而不宁,时而平静,我究竟想看到什么呢?我想看到天上一轮冰清玉洁的圆月,借它向远在他乡的小弟遥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借它向老家的爹娘道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想面对圆月虔诚祈祷:祝福我的国国富民强,山河无恙!
清辉一泻三千里,九州团圆一家亲。这一刻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