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既是中国的节气,也是我们的节日。
上午,老师给我们讲今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从这天起,白天一天天变长。它成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朝,那时从朝廷到百姓都放假休息,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后,更有仪式感,举行祭天祭祖大典。此后,各地都有不同风俗,你们家是怎么过冬至的?
我想起昨晚的事情:爷爷按他的生活习惯,做了红烧豆腐,放点大葱。爷爷说:“胡葱、豆腐是冬天时令菜,实惠便宜;天很冷,吃起来又暖和。”奶奶说:“俗话说得好‘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因为‘都富’与‘豆腐’谐音”。听完奶奶的方言版,爸爸鼓励我,说:“很多节日风俗都和历史故事有关,你能否找到其他原因呢?”我查资料后,知道传说是这样的:明朝大将汤和镇守常州,修建新城。他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人,被举报贪赃枉法。皇帝朱元璋大怒并审查他。在冬至前一夜,他带着账本和干粮赴京城南京汇报。皇上发现罐子里是胡葱笃豆腐,又看好友汤和一脸正义,查查账,便知错怪了他。后人为了纪念清廉的汤和,每逢冬至前一晚都做这道菜。
下午放学回到家,妈妈在包饺子。她说:“今天冬至,南昌的同事都回家祭祖了。我老家的风俗是吃饺子,是纪念医圣张仲景的。”她讲了一个故事:东汉末的一个冬至,张仲景看到老百姓饥寒交迫,缺衣少穿,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疼不已,就和弟子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之后捞起羊肉切碎,用面粉包成‘娇耳’的形状,分给老百姓吃,人们顿时感到暖和了。后来人们照着样子做,叫它‘扁食’或‘饺子’。我摸了摸我冻伤的耳垂,说:“希望吃了神奇的饺子,我的耳朵快点好起来。”
一小时后,妈妈端出热气腾腾的饺子说:“我们的节日,一代代流传,无论纪念名人,还是重视各种风俗习惯,从美食上与文化上,都表达我们是中国人,都包含一份传承与一份感恩。我们的食物来自大自然的恩赐与人的辛勤劳作,先贤们用高尚的品德感染着我们,清清白白地做人,有能力多帮助别人!”
哇,开始吃饺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