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春节
作者:章予诺
路遥说过:“只要春天不死,就有新春的花,年年岁岁绽放。”年是一艘大船,每每停泊在腊月的港湾,让那些快乐的、忧伤的心思挤挤挨挨,上上下下。年是风,年是雪,年是吐着热气的呼吸,年是倒贴的福字,年是热腾腾馒头上鲜艳的红点,把问候和祝福捎给每一盏不眠的灯花,把温馨和感动送进每一扇敞开的心扉……
去年的春节十分遗憾,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挨家挨户的去串门、拜年。今年的春节有所不同,疫情风波有所好转,可以外出聚餐,但是不能出浙江省。
今年的春节比以往的春节要喜庆很多,大年初一早上,妈妈和奶奶一同前往菜场买菜。到菜场差不多9:30,可是菜场早已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从这里走到对面的一个摊位都要拥我挤,好不容易买完了菜想去买礼花,没想到已经快卖完了。今年的春节可真热闹啊!
到了下午接近傍晚,桌子上的菜肴很是丰富。不出意外,肯定有十几个菜。看到这几个菜,简直让我两眼放光,迫不及待的跑进厨房成了一大碗饭。我以光的速度将饭吃完,吃完后,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神情。
我坐在凳子上等待着长辈们吃完,没过多久,长辈们都吃完了。妈妈拿着上午买来的礼花,手中还攒着一个到打火机。乍一看,好像是要去放礼花,我就紧跟其后。
来到外面,妈妈刚放下手中的礼花,隔壁的叔叔就已经将礼花用打火机点燃。我和长辈们不约而同的望向天空,天空上绽放了美丽的、五彩的礼花。我们的礼花紧跟其后,不一会儿,礼花也绽放了。
咄咄逼人的猜忌不再出现,春风拂过牵挂的梦湾,虽然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但却足以温暖被爱包围的心扉。腼腆的心事写满新年的首页,愿来年的心海充满诗意的生机!
今年的春节着实让人欢快,回到了新年应该有的样子。今年的春节让每条街道,每一片树叶,每间房屋里充满了年味。
篇二:别样的春节,一样的年
作者:高文祎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在这一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抗疫英雄,他们冲在第一线,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终于一年过去,新年来到——辛丑牛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年的喜悦感就像盈水期的河流,潺潺流淌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回到家乡,故土的渴望已经止不住地从心头涌出,但是疫情还没结束,“就地过年”成了现在新的潮流,“就地过年”为的是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所有人的平安生活。家是永远的眷念,在今年这个特殊的节点,我们和家就像风筝线的两头,即使绕几千里路,最后的目光也会望向家的方向,但是我们依然选择了就地过年,因为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白居易的《种桃杏》里写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就算不回到家乡,也可以通过“云团圆”的方式与家人相见面。除夕夜那天,爸爸在家人圈里打了视频电话,不一会儿的功夫,姥姥姥爷、姑姑姑丈、叔叔阿姨、舅舅舅妈都出现在手机的屏幕上,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各种家常趣事,这场云团圆真是热闹。今年爷爷奶奶没有回家乡过年,在他们那里,回家过年一直是一种传统习俗,而今年他们也用视频的方式与家里人团聚,还寄去了许多防疫物资给家里,这也是为祖国做贡献吧。
新闻里经常报道有工人、医护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在思乡心切的游子们收拾好行囊,陆续踏上返乡之路之时,有一群安全的守护者们正在为了大家能够安全过大年而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捍卫着我们的安全,在外生活必然有思乡之情,家里虽然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家人之间的心永远相连着。他们会看着你走过花团锦簇,也会陪着你走过荆棘满地,一家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健康,不是不想念,不是不团圆,你我安好,便是家人最大的心安。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本该是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但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今年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响应号召,选择以就地过年的方式迎接2021年牛年春节的到来。无论什么时候回去,家都是永远的归宿。等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回家。这是一个别样的春节,但我们过了一个一样的年。
篇三:我的春节
作者:许涵睿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节历史悠久,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基本上有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当地有春节吃年糕的习俗,是万事如意一年比一年好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之情。在北方还有年夜饭吃饺子的传统,有的地方除夕晚上吃,有的地方初一吃。吃饺子是表达人们祈福求吉愿望的一种特有方式。
每年的年夜饭一般都有盘鱼,是因为“年年有余”。今年我家年夜饭上的菜非常丰盛:酱鸭、香肠、湖蟹、河虾、鲑鱼、烤鸡翅、八宝饭、年糕……等等数都数不过来。喝的是我们自己现磨的豆浆,营养好,味道也好,是我最喜欢喝的!
吃了年夜饭爷爷和奶奶各自给了我一个大红包,他们说:“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夜晚我家挂上了灯笼,红彤彤的灯笼照得整个走廊上像铺着红地毯,我在走廊上又蹦又跳高兴极了。
因为我胆小,所以爸爸给我买了些荧光棒,点燃后就像夜空里的星星。弟弟也拿着一根根的荧光棒,转动着双手在空中画圈,顿时黑夜里多了道荧光红。
到了半夜,就有饺子,粽子和汤圆吃了。妈妈刚把饺子端上来,我和弟弟就放下手中的荧光棒,伸手就要拿起来吃,这时妈妈阻止了我们,说:“不能先吃,要洗过手才能吃。”话音未落,我和弟弟就已经跑去洗手了。我们一边吃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完了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和蔓延,使我们大家不能出门走亲访友。就连买日用品也要在出口和入口处登记,还必须要戴口罩。当然,尽量不要外出,在家也算为祖国做贡献。
众志成城!中国加油!为奋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加油!
这个春节虽然不能出去做客,但是我也很快乐!
篇四:云团圆
作者:汪子恒
窗外,雨哗哗地下着,风呼呼地吹着,仿佛都在催促人们快点回家。
今天是年三十,爸爸一直站在窗边打电话,他眉头紧锁,不时走来走去。在看电视的我,虽然眼睛在屏幕上,但耳朵一直听着电话。因为奶奶前段时间动了手术,现在还在医院康复,爸爸计划今天带全家去医院团圆。
“胡医生,老人和孩子一个多月没见面了,今天又是大年三十。”
“是,我知道现在是疫情的非常时期,所以昨天我们全家都去做了核酸检测。”
“真的不可以?老人也很想见孩子。”
“嗯嗯,那也没办法了。医院的规定我是知道的,本想着有核酸结果是不是能通融一下。”
爸爸挂了电话,满脸苦笑:“胡医生不同意,我们今天不能和爷爷奶奶见面了。
“那我们一家人今天不是不能团圆了?”我失望地说。
在厨房烧菜的妈妈听到我和爸爸的谈话,走了出来:“这也没办法,因为新冠疫情,医院管理特别严格。我倒有个想法,等会吃年夜饭前,给爷爷奶奶打个视频电话,我们来个线上团圆。”
我灵机一动:“广告中经常出现‘云计算’、‘云课堂’,我们家这次来个‘云团圆’。”
当丰盛的年夜饭上桌,爸爸拨通了爷爷的电话,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弟弟已经抢了C位,爷爷奶奶一出现在屏幕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喊:“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屏幕里的奶奶躺在病床上,发不出声,只看见她一边点头一边微微笑,只有爷爷在一旁连声说:“好好好!”
我赶忙送上祝福,“祝爷爷奶奶万事如意,祝奶奶早日康复。”爸爸妈妈也一一和爷爷奶奶问好,送祝福。屏幕那头的爷爷满脸笑容,一边耐心地和奶奶说道:“孩子们在和你问好呢!”一边和爸爸解释说:“我和妈妈在医院很好,你们放心。”
在结束通话之前,爸爸让我们把脸都凑到手机屏幕边,他用自拍杆给全家拍了张特别的全家福,照片里有爸爸妈妈我和弟弟,还有手机屏幕那端的爷爷奶奶。
年夜饭的桌子旁,虽然没有爷爷奶奶,但我们一家人心在一起,在哪里都能过团圆年。
篇五:家乡的春节
作者:林达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春节。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一样。
我的老家在温州一个叫龙港的城镇上。经济并不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往来却十分亲密。老家过年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当地人叫“抬大猪”。
抬大猪,镇上每年会养一只大猪,猪越肥越好。就这么供养着一头猪。等到年三十的时候,有股这一群人,杀了猪,底下架上许多棍子,再请五六个大汉,一起抬起一头猪,走过龙港的每一条街道。猪的前面,一支乐队,一群看热闹的人,再加上阵阵鞭炮的响声。过年的热闹劲儿,在今过家门的那一刻,被提上了高潮。
我印象中的“抬大猪”大体就是这样子。大猪抬过以后,会把猪摆到寺庙里面。大家就赶着那几天,去寺庙烧香,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抬大猪对于我这种孩子来说,本身就不是一件稀罕事。从来都是曼还期待,早早地就守在家门口。等到队伍来了,伴着音乐,几个大汉急忙把猪抬过去。于是,完了。但我却任然期待着年三十的到来。因为在抬大猪那一天。街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小贩。我们这群孩子就时常求着大人买这买那,大人也总会满足我们的心愿。那些平常看到的,大人不愿买的,都能在那一天一一得到,这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小时候,对“抬大猪”这件事见怪不怪。一直到了离开龙港,我也还是那么想。“不就是抬了只猪嘛,有什么好惊喜的。”对待大人们的彼此的热闹,心中也更是不解。但自从搬到了杭州,心里却怀念起了那段时间。脑子里又浮现起小时候在街上买玩具,在家里等大猪的情景。那些场景似乎都被神话了,我常常想着,棍子上躺了一头巨大的牲口,鞭炮声此起彼伏。竟然觉得抬大猪是件趣事。前年春节,又回到了家乡过年,心中却不是那般无聊了。
是的,大猪还是那个大猪,大汉还是那几个大汉。热闹劲儿还是存在着。但是我看到人们的笑脸,听到那锣鼓声,鞭炮声,突然觉得,还是家乡的过年好。心中多年的疑问解开了。为什么人们总是期待抬大猪?也许是因为,这是人们在一起热闹的时间,这是一段能放松心情,使人快乐的时光,这是家乡千百年来传统习俗的传承。
寺庙里的大猪一年一年地更换,岁月在不停地变迁。抬大猪还是那个抬大猪。家乡却变换了不知几代。多少人因这一习俗欢乐过,有多少人去寺庙拜过,没有人知道。抬大猪,见证着家乡的发展,见证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这么一个平凡的习俗,好像在对我们诉说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故乡的春节,因此而变得不一样。
篇六:春节
作者:潘一平
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拿起了枕边的华为手机,随手打开了朋友圈,看见里面有许多朋友关于清晨去走亲散步、游玩的照片,因为今年是疫情期间,所以不能去走亲访友了。
昨天,妈妈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西湖玩,我嫌起的太早就拒绝了。今天看到同学们都出动了,心中有了一丝后悔。"算了算了,都七点半了。"心中安慰自己道。
中午十一点半妈妈打来电话!儿子,饭好了,来你奶奶家吃饭,快点啊!”
知道了,知道了。写好着题我就去。”我正玩着游戏,轻车熟路的撒了个谎,"名正言顺的继续投入了游戏主中,早以辟了五谷了。
一阵忘我的投入之后,"……咕一种饥饿感打断了我的“投入”呀都十二点半了,这游戏真是太过瘾了!吃饭去喽
风驰电掣过后,气喘吁吁的我敲开了奶好家的门,妈妈仿佛就在家门口守道一样"你倒是快点啊,就等你一个了。"好妈一边埋怨着一边给我擦着汗。我默不作声,心中有愧疚涌起。
我一进屋,看见满桌子的菜色香味俱全,桌旁的爸爸和奶奶、姐姐都坐得笔直,我仿佛看见了无数次吞咽口水的画面。我乖乖得坐在椅子上,拿起了放在我面前的一个粽子,是我要求多放肉的粽子,是妈妈特意为我包的。那鼓愧疚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冲击着我的心,把我给击垮了。
大孙子,快吃吧,别凉了就不好吃了,怎么不高兴吗?"不,高兴高兴,今天可高兴了。我慌忙回答。
窗外,一阵微风吹过,不痛却如同刀割一般,划在我的脸上,刺进了我的心里,还闪着寒光,枝头的鸟儿叽叽的叫着,仿佛是在骂我的自私,我的残忍,
正是这个新年,这让我明白地看到那个残忍的我,挥霍家人关心的我谎话连篇的我。我期待着明年的新年我一定陪大家一起去游玩。
篇七:留在城里过年
作者:高佳旖
惠风和畅,万物伊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意味着年的到来;新的一年,万事顺遂是我们对新年的期盼。
在2021的这个年,由于疫情,我并没有选择和往常一样回到老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在杭州这个繁华的都市过年。
总听到有人说,现在的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年味淡了,城里的年更是空落落的,不如农村里热闹有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真的远了,但城里的年味淡了吗?还是说,它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了,城里的年味又体现在哪里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仿佛还是和往常一样,换上了一件新的羽绒衣,喝了一晚热气腾腾的红枣粥,暖暖的,喝下去甜蜜蜜的。透过厨房的玻璃,却只看到寥寥无几的窗户上贴上了窗花,而邻里之间的门上也并没有看到什么对联与福字,这个时候我也开始感慨年味变淡,然后开始想起乡下的春节。
在乡下,早上伴着田野的鸡叫,老藤树上的鸟鸣,春节的第一炮打响了,大家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敲门拜访,小孩子们更是去邻里之间要糖吃。邻居之间就如亲人一般,几百人围着几十张大木圆桌一起吃团圆饭,全村人更是会为了新年一起杀一头猪。到了晚上,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拿着“仙女棒”在这个漆黑一片的夜幕下擦出最绚烂的花火,就如茫茫宇宙中的流星,在边际划出那一道闪亮。我想,乡下的热闹就是年味吧。
那在城里的年味呢?就在我吃完晚饭试图寻找城市里的年味时,手机的屏蔽亮了,随着提醒的铃声,一条条消息接连不断地弹了出来。我打开手机,各种app都推出了新年优惠,程序的界面也推出了最喜庆的红色新年主题。朋友们送来的祝福消息五花八门,点开亲戚群,跳出来的还有一个个红包,我想,年味就在这其中吧。
不一会儿,外婆就发来了消息,点开一看,是视频通话。同意了之后,通过屏幕看到了外婆的样子,这样线上的方式,让我仿佛就和外婆面对面一样交流一般,外婆隔着山海第一时间送上了新年的祝愿,我想这也是科技为我们带来的益处吧。
视频通话之后,春晚就开始了,打开电视机,春晚的节目丰富多样,我也看得津津有味。电视机里的人们笑容洋溢,大家带着富有中国元素的口罩,舞台上的人更是散发着活力,小品逗得大家乐呵呵的,歌唱的表演又让人乐在其中,春晚使年味又显现了,使城市一片喜气洋洋,再看厨房的窗户时,隔着玻璃,黑灯瞎火的夜里,是灯火阑珊,大家都打开了电视机看春晚,这时我又会觉得大家的心被春晚这个平台系在了一起。
留在城里过年,依旧有年味,年味藏在手机屏幕的消息祝福里,在视频通话中,在春晚节目里,我知道,它依旧在,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岁岁常欢愉,万事皆可期。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城市,在过去还是未来,年味都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