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但是春节的习俗也是有南北差异的,南方的春节习俗和北方的春节习俗是不太一样的。北京的春节习俗是相对比较传统的,因为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妈妈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传唱着一首北京的春节童谣,这首童谣是他们很多孩子是从小唱到大,现在妈妈也教会我唱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个童谣唱起来郎朗上口,我一学就会唱了,妈妈说进入腊月里就算开始进入年根儿了,家家都在为过年做各种的准备,尤其是过了腊八,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
从三四岁开始记事起,我记得每到过年前几天,家里大人们都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窗明几亮的。三十上午我会跟着姥爷一起在街门、屋门的门框上贴上红色春联,还会贴福字、贴门神,在窗户处挂上彩灯,布置的红红火火的。今年春节三十这天舅姥姥和舅老爷也过来跟我们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欢,互相说着祝福的话,特喜庆!
除夕当晚我们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包饺子、守岁。今年我也学会了包饺子,跟姥姥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包的都是我自己创新的各式各样的饺子,自己包的饺子吃起来特别的香。
对了还会祭祖,这个我还不太明白,但是都会看着姥爷、二姥爷二个人在弄,先是印制银票,折叠好粘贴上列祖列宗的名讳,并在里屋干净的桌上摆上糕点、水果、各种炒菜之类的供品及筷子,酒杯中满上酒,还要配上香炉,供奉一天的时间,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等到晚上我们吃过饺子完,在12点之前,长辈们就会出去送祖宗了,还会给“他们”烧纸钱,回来就会把供桌上的东西撤走,算是送走了祖宗,祭祀完毕。
往年除夕当晚是必须要放鞭炮的,12点整外边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的了。第二天初一一早以及初五一早也是必须要放鞭炮的,据说是放的越早越好呢。姥姥跟我说以前过年初五之前是不能干活的,尤其是拿针线什么的,都得等破了五儿,才能开始干活做工,商场店铺也才正式营业。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很多的习俗都被简化了,现在也没有破五才能干活这一说法了,还有一些习俗因为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也被简化掉了,比如放鞭炮,现在北京六环里已经被禁止了,大家都会用一些彩灯来代替,依然红红火火,没有鞭炮也一样过年,既要快快乐乐的,也要注重环保,防止空气污染,为我们以后留下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