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面对当代学生的疑惑,我们能举出很多的理由。但是,又有哪些是能让人真正认同“我们需要学习”的呢?
当代教育令学生苦不堪言而迷茫于因何而学,这一直是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我认为很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能确切回答,我们可以从国家、家庭、个人层面来说。
首先,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受教育”是每个人的义务,却也只能苦笑。面对着诸如“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能感受到周总理的雄雄爱国之心。不过,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有这样“高尚”的思想的,不然你现在就不是在这里悠闲地看我文章了。
这是一种人存在意义的思考,或许过于深奥,那么通俗易懂的说,例如撤侨活动,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强大,我们为此自豪,我们不该碌碌无为,我们应该有所为而作出贡献。
还有人会说:“为了给父母争气啊!”现在,拿自家孩子炫耀也成为了亲戚来往餐桌上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正因如此,学生也无法提起自己的欲望。一种被迫式的努力,总有“疲惫”的一天。
老师、家长常说“学习是为了将来的自己有更好的生活”,话虽如此,不过学生能否因为这样一句离自己还十分遥远的话作出深谋远虑?明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恐怕大多数人都只是将读书作为一件任务,学无止境也不过是空谈,只是自己放弃了自己。
还有那些反复接触的,读书能够使人明理,让人得技,因此学生努力学习,也是痴人说梦。“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更轻松无可厚非。这也就是为何教育困难,教育要掌握方法。
说着读书就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具象化,却抱怨着每日每夜的辛劳。嘴上吐槽着工作学习的艰辛,当“漫长的假期”摆在眼前时又无所事事。这既矛盾,又让人在虚虚缈缈中虚度光阴。
太多人在空闲时刻不会说“我想读一本好书”“我想和书籍来一次旅行”,无异于教育学习,同样存在着太多的“不想”。
但我认为,如果任凭这样每日地虚度光阴,我们应该在每天中不断地更新自己,愿意去尝试挑战,作出自己曾经希望却不敢实施的事情哪怕是在读书中麻木地学习,也能够让我们收获成就感。
更有甚者,凭借读书学习去寻找人生的真理、心灵上的升华,这是另一种境界。
古往今来,存在着太多太多的文人先贤,他们个性独特、经历各异、处世不同,但但他们迎面走来,你能第一时间感觉到他是一个有涵养的人,举手投足间的气质来自于对学习的不断钻研、对人生真理的不断追寻。
当代教育的模式是无法短时间破坏的,它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资本——人口的日益增多带来的淘汰以及世世代代人的探索。
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改变自己,给自己一个充分的学习理由。
而今,越来越多人沉迷于网络,无法静下心来去沉淀些“物质”,没有“义务”的约束,我们更应该依靠自己的内心。此刻的麻木,愧对的是自己。什么是自尊自爱?对自我严格自律,才是真正的自尊自爱。
愿意去努力而非随波逐流,是一个人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挑战,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坚持,敢于去承受。不要将自己隐藏在小小的鸟笼里等待食物的降临,期望在打开笼门的一刻展翅高飞,去探索那片未知的天空,内心是坚定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