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致前路迷惘的朋友
回家路漫漫,我坐倚车窗边,目光无彩。突然窗外一抹亮色闯入我的眼。车行驶得很快,我虽只瞥见数秒,心中已然生出一份暖意。那是一簇野花,安静地伫立在清风中。它简单素雅的黄色,小巧可爱的模样,在喧嚣的尘世中,仍不失纯真。它用自己小小的毅力,向快节奏的人们传递着春之语。至此,我才讶然,我有多久不曾留意那些小生命了?门前阡陌上,也定长满了欣荣的花草。哎,确实有许久没有接触大自然了。平时寄宿于校,周末也苦战于作业堆中。即使空闲,也“蜗居”于自己小小的“龟壳”里。少时玩伴不在,我亦长大,似连“玩心”也收了。久不信步的我,只有偶尔才会想去踩踩那土,看看是否还是会弄脏我的鞋。
思及此,我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我们总是在迷雾中苦索,艰难地迈着步子。前路不知如何,不过总是要走的。总有一些人,家人、老师亦或是我们自己,在催眠着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是的,现在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好的生活。这是事实,我不否认它,也不敢挑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话的权威。事实上,我也是一个苦索者,只是比“聪明人”又多了点迷惘。我内心虽然想到,走在学途,必定会如行于苦海,总免不了折帆逆风。然而,每当夜深,内心却不明的慌起来,怕黑夜就这样吞噬了我。第二天醒来,又是平常的过活。
我原先一直处于这样的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不曾“反抗”过,以为已经习以为常了。直到我看到那丛野花,我的眼前仿佛幻化出它们拼命地冲开一切束缚,努力地想要呼吸到阳光的模样,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情顿时明亮开来,仿佛阴暗的四周,突有柔光掀起一角,轻声地洒进温暖,洒向我的心头。这心头突然的一击强烈地震醒了我。之前的我就像拴在绳上的木偶,被“未来”挑动着慢动,没有生气。整天的忙忙碌碌,看似充实,实则空洞无光。心之烦躁,连春天的脚步都听不到了,我什么时候竟变得这般木然了?我要的是生活,并非只是过活啊!
想来,中学生的压力如同无形巨石,有时,一瞬间便能将人压垮。我们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同时也承受着太重的压力。总结中学生的生活,怕是“作业”一马当先,“考试”紧跟其后,“父母”在一旁鼓劲,“老师”在身后鞭策。所以我们不得不拼命地跑啊跑。反正终点线在哪里,我们倒也不至于迷路。只是无趣,不过素知“学海无涯”,无趣倒也是普遍。然而“苦作舟”一句,不知大家是否琢磨过。所谓“苦”,即是“刻苦、吃苦”之意。学无止境,无吃苦精神的人,怕永远也到不了胜利的彼岸吧。但我纳闷的是,现在很多人将之译成“痛苦”了。诚然,学习很苦,有时枯燥无趣,有时又深奥难懂。然而学习的人内心必是充实的,怎会痛苦呢?感到痛苦的人,必是不会学习。不然他们花这么多精力去学,怎么依旧这般迷茫呢?
如果将学习归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上述人的问题其实就是不会生活。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的?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苦旅者。曹文轩先生在《前方》一文中曾经提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前方是漫漫长路,充满未知与诱惑,我们该如何度过呢?世人还在苦索,先人早已悟然。先哲苏格拉底早已告诉我们最好的答案: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的地方去浏览一座大山。就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许多年之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大山太遥远,他们就算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用尽全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叫人太伤心了。”苏格拉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吗?”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遥远的目标奔驰,哪有心思欣赏沿途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啊!”
旅途处处有美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拉克苏”,他们太在意结果,往往错过了最美的风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少人是这样的。只选择人生的某项内容作为自己的“牌”,看重它并且牢牢盯着它,它是生命的唯一,它给人带来希望;倘若失去它,人生便没有意义了。从不知道人生原来还有很多其他的“牌”可以打。有些东西,之所以显得那么珍贵,实属我们过于看重之故。
行在旅途,莫忘侧眸。有时候,回眸也不错,看着自己留下的千万脚印,或深或浅。每个脚印都是生活的见证。想想快乐的日子,想想错过的事。生活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只要幸运多余不幸,得到多于失去,那我们就该感恩。
朋友们,陌上花已开。挑个时间,漫漫而游,去嗅嗅那幽香,听听那侬语。感受自然,感悟人生。在交付出你眸光的同时,也交付出你的魂灵吧,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这般明亮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