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地航时代。那时,人类的地航探索刚刚开始。
我出生那年,“落日六号”刚刚到达地心,但却因发动机断裂无法返回地表。
我23岁时,在中国地航中心做设计工作。那年,我设计的地航潜艇——“拯救者六号”曾进入地核,寻找那搜迷失的“落日六号”,结果却把“落日六号”断裂的发动机给带了回来。
今年,24岁的我,要亲自登上地航潜艇,去寻找“落日六号”。
我和其他六名伙伴爬进了“落日二十六号”的船舱。由于地核是液态铁镍组成的,其周围都是固态金属,地航船不能进入地核,只得在地核旁停下,再放出地航潜艇去探索。这一次地航探险的目标,是将“落日六号”带回地面。
我坐在“落日二十六号”的驾驶舱内,眼睛紧盯着面前的屏幕,心中怦怦直跳。透过屏幕,可以看到外面工作人员用摄像机拍下的场景。只见“落日二十六号”银白色的光滑船体,在月光下闪着光,船体形似鸡蛋,耸立在吐鲁番盆地上,周围的钢架正在缓缓移开。
“发动机盖打开!探测器盖打开!”伴随着指挥员的声音,地航船的上、下端打开了。这般地航船的主体被发动机包裹在内,而发动机的喷口上、下都有,分别为的是进入地层与返回时的动力推进。地航船下端还有离子激光发射器,用于穿透一层又一层的岩石与金属。
“三,二,一,点火!”地航船点火了。同时,一道道离子激光束射向地面,钻开地表。地航船向下沉去。
我紧紧抓住椅子上的操纵杆,生怕出个什么差错。周围的一切都在剧烈地振动着,产生了共振。这是正常现象,之前我们都训练过,也有了心理准备。再加上特制隔热服的保护,倒没有什么不适应。
越靠近地心,温度越高。幸好,舱内强大的空调系统起了不少缓解作用,防护服也帮了不少忙。
这时,大家都不说话,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上的深度数字不断增加,还有时常出现的迸溅的岩浆。
队长的手放在停止按钮上,随时准备按下。他的手在颤抖,盯着地航船前方的影像。如果激光束照射下的物质变成气体,就一定是到达地核了。我们必须要在进入地核的前一刻停住,否则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屏息凝神,与此同时地航船飞速行进着。队长紧咬嘴唇,身体前倾。他看到不远处的物质变为气体,立刻按下按钮。
飞船停住了,船体已有三分之一在地核里。
我们松开安全带,飘到空中。是的,地球内部也是会失重的。我们活动了一下身体,浮在空中,吃了点干粮补充能量。说实话,在空中吃东西真的很有趣,但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在地球上也曾经模拟过这种失重状态,但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之后,我们爬进自己的睡袋,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精神百倍。我和两位队支钻进了“拯救着七号”的舱室。“拯救者七号“地航潜艇一直放在地航船下端内部。它长得跟潜艇比较像,只是外部材料是等离子体。只有这种材质才能耐得住地心的高温与高压。
我们坐在驶驾室里,面前是各式各样的按钮与拉杆。我对它们很熟悉,因为这些都是我设计的。只有自己对要操作的东西熟悉,这样才能做到效率的最大化。
十分钟后,潜艇与船体之间的通道关闭,卡在潜艇尾部的卡槽打开,潜艇的出口打开。我按下按钮,尾部螺旋浆开始转动,潜艇向地心驶去。
我双手握住方向盘,看着屏幕中潜艇前方的影像。我知道,“落月六号”必然是在地核的正中间,但周围都是液态铁镍,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地核中心点。“落日六号”上的通讯系统能量也已耗尽,通过联系来确定方位也是不现实的。只能凭着感觉、凑运气来找了。
我们三个轮流驾驶,好让其他两个人能吃点东西,睡会儿觉。确实,跟地球比起来,地核不算大,可是我们这小小的潜艇,碰上地核,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驾驶时,我们眼睛紧紧盯着面前屏幕上液态铁镍的影像,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关键。
我们就这样,全力以赴,不辞辛劳,一连工作了三天。我们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每个人的眼睛都是又酸又疼,布满红血丝。可是,当轮到自己值班时,没有一个人抱怨,只是默默地从疲惫不堪的同伴手中接过方向盘。每当我们累了,就会想起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想起那位伟大的地航英雄,我们就会以加倍的精力去努力的应对。我们心里想说的话用几十年前流行的歌曲《Faded》表示很贴切:"Whereareyounow?……I'mfaded!"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四天,我们终于发现了“落日六号”。当时我正在睡袋中熟睡,队友跑来摇醒我,冲我的耳朵激动地喊道,“找到’落日六号’了!”我立刻从睡袋中跳起,扑到操作台前。不错,正是它!“落日六号”的主体看上去很像以前宇航飞船的返回舱,表面被高温灼烧的乌黑,主体与推进器之间的断裂处历历可见。还好,上面的对接口还是比较完整的,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我操控“拯救者七号”来到“落日六号”旁边。这艘地航船只比我们的潜艇大一点,不到“落日二十六号”的四分之一大。
我把“拯救者七号”开到地航船前端,开始工作。小心翼翼地靠近,我按下对接按钮。“咔嗒”一声,潜艇前端打开,分为四瓣,散在四周,露出里面的卡槽。我们不打算在这里相互交流,准备把它先拉回地面。卡槽正好卡住“落日六号”前端——因为这个卡槽是根据“落日六号”图纸上的内容设计的,当然是正好完成。
我和同伴们无比激动地击了一下掌,欢呼雀跃,随后便驾驶着潜艇,踏上返回之旅。
返回比来要更难。因为前端拖着“落日六号”,只能让螺旋桨反向转,倒着走。我们小心翼翼,经过好几个小时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落日二十六号”。
接下来就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时刻了——对接。我们必须倒行进入船体内的通道。我手握操控杆,盯着屏幕上的后部影像,眼睛一下都不眨,得让这艇的尾部精准地撞击一块压力板,触发卡板夹住潜艇,也会让出口关闭。这些空间足以放下“落日六号”和我们的潜艇。
螺旋桨逐渐慢了下来。屏幕上的十字形对准了压力板正中央,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砰!”艇尾撞到了压力板上,我迅速按下了停止键。卡板夹住了潜艇,出口也关闭了,潜艇停住了。
终于踏上了“落日二十六号”。队长看到我,笑道:“就知道你行,辛苦啦!”我也笑了:“任务完成了,队长!”
几个小时后,地航船发动机开始轰鸣,“落日二十六号”飞速上升。我们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只是看着深度数字不断减少。经过六个小时的上升,我们离地面只有三百多米了。队长赶紧减速,否则很容易飞入甚至飞出大气层。一旦飞入大气层,要么落下导致船体受损,性命不保;要是劲儿再猛一点,飞出了大气层,就要永远迷失在太空当中了。所以此时的速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
“嗖!”我们冲出了地表,飞到了空中,“砰!”队长按下开伞键,降落伞迅速打开,我们开始向下落。离地面只有十米时,队长打开向下喷射的发动机。慢慢的,我们的“落日二十六号”在落日的余辉中,像一轮落日一般,落到了地上。
舱门打开,我们依次爬了出来。嗅到清新、凉爽的空气,我知道,这次拯救行动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