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写景作文合集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湖写景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湖写景作文 篇1
在一次外出旅游中,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一趟西湖,那里的景色非常的美丽壮观。
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心中那个美丽的西湖吧!听别人说,西湖这个热带雨林的地方天气变化是非常快,如果上午是一个很好的晴天,那么下午就可能下雨,所以它让我们去看西湖时,带上一把雨伞。接着,我们就去看西湖,正如那位老伯伯所料,上午还是一个大晴天,下午就开始下起雨来了。我们发现西湖晴天和雨天的天气虽然大有不同,但是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都是那么的迷人!当我们在上午那个阳光充足的上午来看西湖时,我仿佛是个娇气的小姑娘在尽情地绽放出她的美丽。在那个神秘的小世界里,我仿佛是西湖中的第一条小鱼,我在那里尽情地玩闹,我忘记了学习给我带来的苦恼;我忘记了夏日给我带来的酷热;我忘记了在生活中的挫折;我只是想起我是一只小鱼,一只没有烦恼的小鱼。此事,我发现西湖是那么的慷慨,他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人们。下雨时,西湖好像是一个密密麻麻的渔网。从那里我们可以钓到许多鱼回家:有金鱼、小红鱼……还有一些很奇怪对鱼。哦!我陪伴爸爸和妈妈钓鱼了,因为天气很晚,我们该回家了。唉!我这只小美人鱼呀,可真是惭愧,因为我还没有在西湖玩够呢!
我喜欢西湖,因为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西湖写景作文 篇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然而,久闻“杭州”之名,却从未见过,于是,这个五一假期,妈妈和我便去了此地,去一览如天堂般的美景。
六七个小时的大巴坐得我快崩溃了,然而,万幸的是杭州终于到了。老妈突然对我说:“瞧,这儿的古建筑很有特色啊!”我随着妈妈的话向窗外望瞭望,的确有好多古建筑啊,还有那参天大树的映衬,别具一番风味。突然,我好像发现了啥,那……那不是KFC吗?竟然也是古建筑,天哪,实在太有趣了。这别具一格的风景早将我心中的烦闷赶走了。车继续行驶,直到我们中午用餐的地方才停下,我们吃完午饭后,便正式地开始了杭州之旅。
来到杭州,显然不能错过西湖了,我早就想来西湖了,可是一直没机会,今儿第一次见,心中的高兴是掩盖不住的。我随着大队伍一边蹦一边走,尽情地欣赏西湖美景。我记得苏东坡曾这样赞美过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今日阳光甚好,还不时有清风拂过,有白鸟从湖面上掠过,阳光下的西湖是如此的怡人。湖面上时而波光粼粼,犹如碧绿的珠片;时而风平浪静,宛若一面硕大的银镜。我望着这番靓景,便忍不住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以前看见的西湖,都是别人捕捉到的,所以今天,我也要将它记录下来。然而,这只是西湖的一角罢了,而且我想,远观就如此美,那近观会怎样?带着满心激动之情,随着导游继续欣赏。
一路上,两旁的花草树木数不胜数,个个颜色鲜艳,婀娜多姿,夺人眼球,我望着这些花,心情十分舒畅。这时,老妈突然指着一丛花说道:“这花真漂亮!”我回过头去,竟也被这一簇花深深地吸引了。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颜色缤纷。我突然想起,这好像是小学生应该造的句子,虽然那时我也造过,但真的从未见过,而现在真的见到了这种花,又不得不这样来形容,望着这些花,感觉有种莫名的神奇。这些花很小,但这么多交杂在一起,十分起眼,也十分娇小可人。沐浴在阳光下的它们,像是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嬉戏,而它们身后的的大树、小草则像它们的家人,在默默观看,默默陪伴,一切都十分和谐。我们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几颗百年老梧桐树下,真的是好大啊,它们的枝叶十分茂盛,全都交错在了一起,在它们底下乘凉,可谓是绝佳。不过导游告诉我们说别看他们大,其实它们的树干里面都是空的。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它们都在“挂水”呢,原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命了啊,不禁觉得有些可惜。
然而,西湖的游览中令我的心情达到最高点的还并不是这些,而是那群生活在西湖中的可爱的鱼儿们。我找了一个鱼儿多的湖边坐下,静静地观赏。这时,有人买了鱼食来喂它们,我想这可是我摄像的好机会,这些水灵的鱼儿我怎么能错过呢!只要有人一撒鱼食,它们便一同窜过来,争着抢着,好是可爱,抢到了,便摇摇尾巴立刻又窜走了,它们橙色的鳞片在阳光的反射下,闪闪发光。不一会,这儿便聚集了一大群人来观鱼。
见到了杭州的古建筑,又饱览了西湖美景,当然,游过西湖后的印象显然远远不止这些,但也许我和别人游过西湖的感受完全不同,别人总是赞叹那苏堤、白堤的壮观,被这桥、那塔中包含的故事所感动,而我却只在意游览中被大脑刻印最深的那几个小版块,我不喜欢大论河山之美,因为古人已将它描述得足够美好。然而,这些小版块还有太多太多,就不一一道来了……
西湖写景作文 篇3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当然是西湖十景。星期四的下午妈妈带我去柳浪闻莺和雷峰塔玩。
我们先去了柳浪闻莺,走进大门,我就看见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再走几步就到了湖边,湖里有许多的荷叶,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往里走就能看见很多非常漂亮的花,有红的、白的、紫的、绿的等等。再往前走,西湖就到了。西湖最美的东西就是水了,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清澈见底的湖水,实在太美了。之后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柳浪闻莺。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雷峰塔。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物——雷峰塔,在我的正前方有一个放生池。放生池里有野鸭,有各种颜色的鲤鱼,还有形状、大小、花纹各不相同的乌龟,相互嬉戏着。
我抬头望去,雷峰塔上人山人海,都欣赏着西湖的美景。
西湖写景作文 篇4
雾慢慢地散去,天空露出一丝丝微弱的阳光,寒风吹动着枯黄的杨柳枝,湖边的小道上游人如织,初到西湖,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俗话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杭州这座美丽而有韵味的城市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三潭印月”这个景点。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它堪称人造园林艺术精品,由三个小宝塔组成。据了解,每逢农历十五的日子,月光可以通过宝塔外侧的圆孔折射到湖面上,人们便能在湖面上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月亮,场面非常壮观。
漫步在西湖边,放眼望去,苏堤和白堤犹如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的漂浮在湖中,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湖面并不平静,泛起层层的涟漪,来往的游船尾部把湖水划出小小的'浪花。湖边晨练的人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打扮喜庆的游客们,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喜悦。刹那间,随着音乐声,一股股巨大的水柱迅速向上喷起,在空中组成各式各样的造形,气势恢宏,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欣赏。
西湖的美景,就这样定格在我的印象中。西湖如画,一幅唯美的画,不论春夏或秋冬。
西湖写景作文 篇5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大家一定会想起一颗明亮的夜明珠西湖。西湖的春天桃红柳绿。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神话传说,这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来杭的游客,这也使西湖成为闻名中外的景点。虽然它没有都江堰的雄伟壮观,也没有青城山的清雅幽静,但它却有让人活力四射的感觉。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棵大榕树,好像在等候我们似的。慢步在苏堤上,两旁鲜花朵朵争奇斗艳,令人心旷神怡。站在西新桥上向湖面望去,左边是雄伟的泗洲塔,像一位仙人立在绿荫丛中;右边是九曲桥,像一条巨龙横卧湖面上。
穿过九曲桥就到了西湖中最有名的点翠洲了,那里有古老的许愿树,周围到处都是奇花异草。每天早上还有许多老年人在那里练剑,打太极拳,真是休闲的好地方啊。
西湖的风景实在是令人陶醉。微微的清风吹在脸上,就像躺在大草原那种舒适的感觉……再睁开眼睛一看,青青的柔柳摇摆着它细嫩的枝条,美丽的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倒影着这美丽的景色,湖中的荷花也在争艳,一片红,一片白……它们各个在水中舞蹈,就像西湖博览会上的烟花一样绽开、绽放。再看群山连绵、再看柳暗花明,一个犹如人间仙境的奇妙景色就降临在这个西湖边。西湖的水也很美。那碧蓝的湖水是人们很少看见的,蓝地让你分不清哪里是蓝天哪里是湖水。我坐着船在西湖上游览,我静静地听着船浆激起的水的声音。
西湖的美不只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夏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独特美景依旧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眼球。轻风徐来,那荷叶便摇摇曳曳,婀娜多姿,给人美的享受。每当中秋月夜,“平湖秋月”湖平如镜,清辉万顷,在楼前水面筑起的平台上可赏月品茶,兴趣无穷。
西湖写景作文 篇6
不知从何时起,印象中就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知从何时起,脑海中早已勾勒出一幅西湖美景。
怀揣着对西湖的向往,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来到了这个人间天堂。
一下车,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西湖水碧绿碧绿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动着点点金光。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第一美女——西施,她的柔美,她的婀娜多姿,被眼前的西湖演绎得恰到好处;我想,即使是西施来了,也会自叹不如吧!
沿着湖边走,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荷花,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没有一丝妖媚,反而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活泼可爱,充满着朝气。我在圆明园也见过这样的荷花,也是这样的红,这样的姿态,可总让人的心情变得沉重。也许这就是西湖的魅力,任何事物都会被它所感染。
沿着湖边继续前行,踏上了一座小桥,上有题字“玉带晴虹”;站在桥上看两边的风景,又是另一番景象,柳条轻拂着湖面,游船在湖面划开阵阵波浪,西湖好似一位安静的少女,有着林黛玉般的柔情,却比她多了一份坚强。
走到了湖的另一边,看到远处一片耀眼的红,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加快步伐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大群鲤鱼,个个身披一件红色外衣,时而聚在一起,时而散开,在水中来去自如;偶尔有游客向下扔鱼食,便你争我赶,全然没了刚才的秩序井然,完全暴露了活泼的本性!
时间过得真快,眼间就要离开了。永远难忘,西湖美景!
西湖写景作文 篇7
杭州西湖景色俊美秀丽,已为古往今来世人所公认。苏东坡的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将西湖描绘的栩栩如生,神韵俱佳,也让别人无法争宠。但“天下西湖,三十有六”,环肥燕瘦,只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同样会赢得世人青睐的。
扬州的西湖名为瘦西湖,其实就是一条河,在唐、宋时代还只是一条护城河,如若称其为“河”,也非名不副实的贬义,反而称其为“湖”倒有些牵强。但一个"瘦"字,可谓是点睛之笔,不仅隐喻了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也有别于杭州西湖的雍容、圆润、丰腴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也许是扬州的最美的季节,也应该是瘦西湖的最美季节。我曾在这烟花三月两次来扬州、来瘦西湖,确实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从瘦西湖的南门进入,沿湖边的甬道向纵深走去,一路美景不断,绿柳含烟,桃李吐艳,春风拂拂,花香四溢;碧波粼粼,水映楼台,桥拱如黛,塔影隐现……正如其“西园曲水”中一石坊题联所写:“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人在景中,景在画中, 游走在这样如梦如幻的景色之中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怎能不让人浮想翩翩。
近日浏览了一些有关描述瘦西湖的文章,有一些文字尽是搬来转去,有一些也是与史实有出入。我认为,瘦西湖并不是从隋朝就开始修建的,唐、宋时期并没有瘦西湖一说,在唐宋诗章中多是写扬州的。在唐代很多诗中,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陈羽的“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都是写扬州,并非瘦西湖。历史上,虽然“扬州”的称谓不断更改,但一直是繁华之地,特别是隋唐后,由于运河的开通,更是成为经济、文化仅次于国都的中心。所以,文人骚客多向往或游历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已成梦寐以求。就如同现在各地倾慕上海一样。当时,“二十四桥”有,也不一定在那条“护城河”上。到了两宋,特别是南宋时期,有一段时间,在扬州大兴土木,园林之风盛行,修建了很多馆、阁、亭、台,但也非今日之瘦西湖。再说,扬州富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总逃不出兵刀水火之厄运。“安史之乱”、“太平天国”、“金国南侵”等,扬州城都不同程度的遭受过损毁。清朝顺治二年的“扬州屠城”,十日也好,五日也罢(有学者认为十日是夸大,应为五日),浩劫后,扬州还能“完卵”乎?南宋姜夔有一首《扬州慢》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就是凋敝、凄凉的扬州,与盛唐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据说,到了明朝,二十四桥已全部毁坏,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这是战乱的必然结果。建了毁,毁了建,改朝换代,不可能不如此。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今日的瘦西湖非昔日的园林,即使有一些联系,瓜葛也不多。如果在唐代就有大体如今模样的瘦西湖,杜牧的诗就可写成(戏作):“瘦西湖水绿迢迢,小金山上草未凋,舟中五亭赏明月,二十四桥闻吹箫”了。
瘦西湖应该始于明清,真正成规模是在清乾隆以后。清代康乾盛世时期,扬州又复繁华,各地富可敌国的豪富巨贾陆续云集扬州。许多盐业巨子为讨好皇帝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构筑水上园林,并多家联通,逐渐形成规模。园中的五亭桥、小金山、白塔、徐园等建筑都是乾隆以后的事。而瘦西湖也是由清代钱塘诗人汪沆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而得名。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浪游记快》中,有这样描述:“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台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从其描述不难看出当时瘦西湖已现的规模、气势和俊美了。他还对这种格局的设计、建筑赞叹的说,“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当然,这些都是记写清代乾隆时期的瘦西湖的。至于今日的瘦西湖是否还是昔日之模样,不得而知。
话还得说回来,瘦西湖建于何年,兴于何代,都已不重要了,关键是今日的人们还一如既往的喜欢她。今日的瘦西湖,是修复还是新建,是否还是旧时的模样,也不重要了,她是人们梦中似曾相识的模样,就足够了。
今天的人们对瘦西湖似曾相识,还喜欢她,原因是她的修建、她的模样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历史承载都非常的契合,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不论是河流还是桥梁,不论是亭台还是花木,都不突兀,不牵强,好像她就应该这样。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扬州的文化底蕴、扬州人的文化素质,扬州人承载了扬州的历史,也创造了扬州的今天。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加快城市建设成为共识,有一些城市也想“打文化牌”,投入大量经费,种花植树、开渠引水、修亭建阁,好不热闹。但曾几何时,树枯花谢,水渠变成了污水沟,不仅没有给城市美化,反而添了堵。还有些贫困地区的县、乡、镇,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历史渊源,修建形似天安门、大会堂、美国白宫等楼堂馆所,不伦不类,让人贻笑大方。近年来,各地又兴起了“造神”之风,不惜投入巨资,建庙宇、塑佛像,而且相互攀比。如今各地新建的庙宇金碧辉煌,一个比一个宏伟;建塑的佛像、一个比一个高大,有木的、有石的、有铁的、有铜的、有鎏金的、有坐的、有立的……等等,不一而足。
今天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与瘦西湖景区的传承至今相比,有着质的区别。除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问题外,还有就是,历史上瘦西湖的修建属个人出钱,除炫富、享受外,还考虑传世的久远,为后人存储财富。即是几百年后的今天,扬州市政府和市民还能够得到她的惠泽(门票150元,据说本地市民免费);而现在的工程建设(包括楼堂馆所、公益设施、房地产、新景区开发等)基本都是政府投资(或承包给个人),负责的领导还存在(3-5年)换届问题,政绩不能换届,所以必须“短平快”,很难考虑久远问题。因此就出现了这届建,下届拆。更有甚者,入住不久的楼房能整体倒塌、在建的工程就能坍塌……如此诸多问题应该让谁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