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借景抒情写景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借景抒情写景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借景抒情写景作文 篇1
借景抒情是写景类文章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即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自然绚丽多姿,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枝一叶,时时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古人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时如果把景物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深远的意境。
借景抒情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一、触景生情
即看到眼前的景物,引起了作者某种内在的思想感情,这是借景抒情最基本的写法。如茅盾《风景谈》中有这样一个写景片段:“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既有自然之景,又有人的活动,接着作者借这一特定景抒发内心的感受;“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借风景的描绘赞颂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
二、融情于景
即作者带着自己的某种主观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等)去描写客观景物,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脆的
借景抒情写景作文 篇2
秋天的到来,已经让我很快适应了。它为天涂上了灰褐色的颜料,为地也涂上了偏冷色调地颜料。而我的心中也微微地感受到飒飒的潇潇的秋风。 天,时常是灰蒙蒙的,分不清哪里有翡翠般的蓝色和云朵的轮廓,倒像是盖在空中的一块帷布。
天,有时也是"秋高气爽"的那种,万里无云,碧蓝碧蓝,当你仰望天空不免有些刺眼。秋天给人的印象多在于风和叶。虽然这儿没有冬季的刺骨寒风,但心中也凉了半截,不免让人感到苍郁。叶让人联想起铺天盖地的干瘪瘪的落叶,风一吹,四处散扬。 谈及秋,人们常常会把它和忧郁、萧索联系起来,似乎缺少了活力,缺少了本该存在的五彩缤纷。于是,我关上窗户,因为秋风吹得我有些冷了。
这时,一股清淡得花香飘入鼻中,有种优雅得气息,是桂花想,只有在秋天才能感受到的。我不禁觉得秋天并不是我所认为的那么萧索。它何曾不拥有迷人的风景?何曾不拥有多姿的色彩? 校园里种着一排排梧桐,早晨起来,叶子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倒感到一点点柔软。当同学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得条条扫帚得丝纹,挺细腻,挺清闲的。古人所说得"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不正在这深沉得地方。
秋天,菊花展露出鲜艳夺目的花苞,桂花傲立在枝头。枫叶叶红了,果子也熟了,大地好像一幅五彩斑斓的锦屏。秋天的夜是那么的宁静。天上的繁星依旧守护着夜空,皎洁的月亮流淌着舒意的月光,静静的,清清的。草丛里奏响了昆虫交响曲,回荡在整个夜空。 秋天并不是低调的,但要人们仔细去观察它,品赏它。纵观历史的长河,有多少绝代名篇,佳词妙句是以秋为题,借秋抒怀。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杀白鸟飞回"到"多情自古离别,更那甚,冷落清秋节"。秋以它独特的气质,唤起人们对家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
秋并不是悲的象征,它也是雄劲的,可爱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那么的美丽。"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站在碣石上眺望沧海,心魄如海一样潇洒广阔。静下心,用心体会秋的韵味,会有额外的收获。
借景抒情写景作文 篇3
在我心中,盛开着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
炎热的午后,拭了拭额头的汗水,我无力地倚靠在树旁,颤抖的双手费力地举起我手中的东西——一张失败的试卷。像是拿着一张宣判单,灼热的阳光烘烤着我脆弱的心灵,后悔与无奈在心间慢慢融化。
仿佛下一秒就要瘫软,却突然被扶起,我抬眼望去——是一个少女。清香的气息打动着鼻翼,花的香味猛然漫入我的心灵。阳光的温度好像柔和了不少。“你没事吧?”她紧张地问。手轻轻抚上我的额头“呼,还好没发烧。”她轻笑着,像花儿那般香甜。
我的眉轻轻皱起。我们素不相识,她却出手相助,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王审视着一个平民的不堪。我下意识的掖了掖手中的试卷,被她扶住的臂膀小力的抵抗着。“别动呀!”她温暖的责备,语气像夏日晨间沾着露水的玫瑰。“呐。”她将一个东西塞到我的手中,一阵温热——原来是一杯花茶。“喝吧!解暑的呦!”我轻握着花茶,阳光洒在透明的玻璃杯上,漾出一圈动人的光泽。淡粉色的花茶,英英的玫瑰花瓣荡在水中,随着水波旋转,画圈,在眩晕中让我心动。我疑惑的`看向她,她微笑着点了点头,甜美得胜过这茶中的花瓣。
在她期待的目光下,我轻抿一口,玫瑰的香气顺着味蕾慢慢弥漫,凉爽的气息在脖颈间如同烟雾般散开,驱逐了夏日的炎热。轻舔唇上的余香,茶的清雅混合着玫瑰的浓郁挑逗着味蕾,萦绕在齿间,如同清风吹过花丛,留下唯美的花雨一般,令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嘴角溢出一个弧度,她轻笑:“怎么样,好喝吧!”我轻点头。颔首,又呷了一口,玫瑰花的香醇荡漾在口中,好像阳光都变成了粉红色的。花瓣顺着水波旋转着,转出了夏日最美的弧度。仿佛还携着晨露般的花茶,顺着喉咙流淌,在心脏的位置,围成一个温暖的花环,暖它,一辈子不受寒。
夏日,花儿般的清香混着花儿般的笑声,在心中荡漾。
自那日起,我又多了一个可以共同分担的好朋友,就像一杯花茶,清新,淡雅。每当我遭遇挫折时,玫瑰花的香味就会萦绕在鼻尖,耳旁也想起了那花儿般的笑声。
她送我一朵花——坚强、信任。永开我心间。
借景抒情写景作文 篇4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诗歌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二者都是间接表达思想感情,都区别于直抒胸臆,容易混淆,在此作一比较。
“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志趣等。即所谓的“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如诗人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题风吹中的山间竹石的画幅,写竹子的坚强,经得起千磨万击,“咬定”在山的根基不放,把竹子拟人化,实际上寄托了诗人自己高洁的志趣和不向恶势力屈服的顽强品格。再如宋末诗人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写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托物言志的诗文我们还学过杨朔的《荔枝蜜》,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灯》,于谦的《石灰吟》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作者借以寄托思想的载体是动物(蝉)、植物(白杨树、竹子、菊花)、物品(石灰、灯)等具体物象,诗文是“物”而非“景”,是咏物,而不是写景。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