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你们猜他是谁?当然是最为我所敬的唐三藏了!
话说唐僧本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因懈怠佛法而被贬下凡尘。他满月便被抛江,顺水直流到了金山寺,被法明长老所救。长老给唐僧取了乳名唤作“江流”。唐僧18岁时寻亲抱冤,之后为了超度众生而主持了一场水陆大会,被前来选取经人的观音菩萨相中。于是,他西行取经。前后分别收服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就这样,师徒四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正果。
合上《西游记》,我仍然对唐僧的传奇取经故事感到回味无穷。内心自叹不如。即便是放在当今能者辈出的社会,同样C位,其精神受万人瞩目。
唐僧刚出法门寺时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是自己心有欲念,所以才禁不止欲望的诱惑,怎能怪世俗的引诱?
是自己意志不坚,所以才抗不住困难的打击,怎能怪路途的艰险?
是自己甘于平庸,所以才挪不动停止的脚步,怎能怪眼前的舒适?
一个人,如果真正有想法,有决心,有毅力,如同唐僧一般,不断超越自我。那么,十万八千里路,又算得了什么?那么,九九八十一难又有什么可怕呢?
联想到乌巢禅师赠与唐僧的《多心经》的四句颂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难道说不对吗?正因唐僧心中的灵山——信念,使他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唐僧将脚下的路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毫无一丝懈怠。正如我们的人生的每一步,都得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战胜,去超越,别人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