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野草》的那一刻,我认识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题记
初识
在这个“什么都是鲁迅说的”的时代,我对于“鲁迅“的印象一度停滞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和《朝花夕拾》上。因为对历史没有认识的人无法体会其骨血,只觉得此人话多还难懂,写的都是些无趣的事。
真正让我对“鲁迅”产生好奇心的,是《野草》和《呐喊》。其中,《复仇(其二)》更是使我惊艳:
“……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如此鲜艳又尖锐的笔触!我想。
鲁迅的文章,可真是极其瑰丽壮观的。
震撼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粗略翻看完两本书,又恰好了解了中国近代史后,我朦胧体会到一些愤怒——不知从何而来,于是我去网上搜索。“青年”“希望”之类的词铺天盖地包围着我。我茫然望去,只觉得均不是想要的答案。
而后我就看见了这句话,然而那时我也是迷茫的。
这句话是我寻找着的答案,我却不知为什么。
然而现在回头去看,抬眼是抗疫英雄,垂眸是你我。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担忧着祖国,更在着眼每一个同胞。无数次当我回忆中华儿女战胜的又一次战争,其艰辛、其代价,都忍不住流泪,心底却是炽热的。
也正是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也还是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为何“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他坐诊、拿药、开刀,然而那内心却是可怜的——没有力量,没有方向。所以他只能拿起笔做矛,做盾,做光。
鲁迅其人,可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我放下书,忍不住流泪,心底却是炽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