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找鲁迅。
他在哪儿呢?在咸亨酒店雾气缭绕的餐桌旁?在绍兴城外的赵庄村口?在热气腾腾的酒楼上?提起他,我们想起的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提起他,我们想起的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提起他,我们想起的是“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他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战士,他是中华历史上最犀利|的一支笔,这支笔,使我们痛,并且,痛入骨髓。
鲁迅有一颗至干至净的心,他看不惯劳苦大众被欺压,他看不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悲剧,所以,他振臂呐喊,他痛恨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在那个时代,他的行为与世界是那么格格不入,以致于遭受所谓“正人君子”、“名人名教授”的挤对和驳斥,他依旧无所动摇,哪怕在困苦中作战,他也将锐利的笔和犀利的语言对准了守旧的势力,对准了麻木的围观者。
他的文章多采用白描,朴实无华的语言却令人荡气回肠。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真正令作者吃惊且痛心的,并非是闰土走投无路的困窘,而是那一声含着惊喜但却毕恭毕敬的“老爷”,似乎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两个原本亲近的人隔得很远。作者见此情景,不由得发出呼唤:“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毛主席在评价鲁迅时说过:“鲁迅的骨头是中国人里边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林语堂先生也评价:“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他是我们民族灵魂的象征,他是我们的民族魂!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尽管他在面对守旧势力似乎毫不留情,但当有学生的稿子请他批改时,他不辞辛苦,焚膏继晷。即使他最后重病在身,依然伏在破败的桌子上批阅稿子,以严谨的师长情怀对待每一份新生力量。
“真的勇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他原本要做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是,当他发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一事实时,大大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弃医从文,绝不奴颜婢膝,用笔作枪,唤醒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国。
尽管鲁迅先生英年早逝,但他的文章却与世长存。从中,我们不仅读到一种辛辣的文笔,更读到了一种滋养我们灵魂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