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难以忘怀,就记在这里了。”———题记
萧红,中国近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短暂的一生多灾多难,我们所熟知的《呼兰河传》记下了她幼年的回忆,悲哀之中有一丝光明和温暖,那是来自他祖父的疼爱。呼兰河,这个小城,是萧红回忆中的一片舒适圈。
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又是极富戏剧性的。她放弃与家的一切关联,恰是在祖父走的时节,去了远方逃难。
萧红被称作鲁迅的学生,这是对她极高的评价,周先生在世界文坛有极高的地位,能成为他的学生,那实属荣幸。萧红对文坛有极大的贡献,她的创作极富灵性,她笔下的人物活生生的,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原的情调。基于此,她更加有资格,有能力为周先生整理文章。
萧红有太多引人争议的地方,这里我只对两处说明看法:萧红一生中随了许多的男人,萧军、端木蕻良与之感情最深,萧军直率,但是易怒;端木蕻良软弱,但是心细。在感情上,萧红总是投入太深,以至于受伤的总是她。
也许当年两萧分道是最好的选择,萧红要的只是一个让她潜心写作,安享余生的环境,萧军喜欢打游击一样的生活。恰逢此时,端木蕻良接纳了她,怀着萧军的孩子与端木结了婚。在简陋的婚礼上,萧红感叹:“我想要的生活就是相互包容,体谅,是平和,简单的幸福,感谢端木成全了我。”
但在萧红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骆宾基昼夜陪伴,这才是萧红最终的选择。
萧红曾有过两个孩子,一个是送人了,另一个死于非命。萧红为什么后来放弃了第一个孩子?众说纷纭,但我个人理解,她无能力承担抚养孩子的重担。当年她与萧军两人不足以养活自己,连一晚上五毛钱的被褥租用费都掏不起,再添一个娃娃,那更是难上加难。送人,是孩子最好的归属。
总之,萧红一生都是受苦受难的,但在她短暂的31年的生命里,她创作了《呼兰河传》《弃儿》《生死场》还有明天我们即将要学到的《回忆鲁迅先生》,这些巨作,怎能说不是她的黄金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