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同行邓谷对他作过一个生动的描述:
何事文星与酒星,
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首,
留着人间伴明月。
诗中充满了对李白才华与天资的羡慕与赞颂,后人也因他写的诗太好了,而尊称他为‘诗仙’。但无论外人如何赞誉,李白生平的种种甘苦,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正如杜甫所描述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可见,外在的美好,总难掩盖内心的孤寂。
但能说李白这一生过得不开心吗?那也未必。否则就不会留传下那么多积极乐观、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归结起来,似乎以下几个特征可以概括李白浪漫的一生:理想未酬、仗剑诗酒、踏篇河山、交游天下、豁达乐观。
李白文采生前就名动当时,盛名之下,当朝皇帝竟亲迎他入朝廷,成为所谓的翰林供奉。这本来是他进阶为官的好机会,奈何李白生性潇洒豁达,也可以说是孤傲不群。有传言,李白在奉旨写诗时,居然让太监头子高力士为其脱靴、命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杨贵妃为其磨墨。在这种情况下,纵然唐玄宗李隆基有意立他为官,但也难免觉得他的个性实在为适合为官。终于,三年后,李白被赐金放还。
诗酒人生可谓是李白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留传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据统计,李白光饮酒诗就有一百七十多首!本来就喜欢交友,又加上有酒助兴,这让李白因之结交了好多新的朋友,也留下了许多垂名千古的跟酒有关的诗歌。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等。李白说:“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在饮酒写诗时,动不动就喝个几百杯、几千杯。这点往往让我觉得疑惑,到底是李白量大如海,还是古代的酒根本就不会醉?或者还只是他写诗的一个写作技巧?体现他浪漫的情怀?
有人说,李白花二十七年时间阅篇祖国山水。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他可真是“一直在路上”。以李白的身家,他当然不可能跟居无定所沾上边。而是他喜欢这样的生活。真的庆幸历史上有李白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存在,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他看见瀑布,就认为其飞流直下三千尺,以至怀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看到蜀道,认为难于上青天,但他还是奋力攀登。孤独起来,他就与山做朋友。伤感时与月亮也可以开怀畅饮。他可以当之无愧地说,走过许多路,见过许多人,感受过许多风景。而他又是如何豁达,如此多情。
当一位叫做汪伦的人邀请他去有着‘十里桃花和万家酒馆’的地方游玩时,即使只是‘深及千尺’的桃花潭和万姓人士开的酒店时,他也并不以为怒,反而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感天动地的诗篇来赠与朋友。
李白对中国留下的可不仅仅是知识财富,在我看来,他留下的最富贵财富是他的乐观精神。盛唐产生独特的李白,因为生活在那样伟大的国度里,李白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也确认:乘风破浪会有时。当不高兴时,他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为朋友花钱时,他觉得: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真的是一个乐观而又可爱的人。
我们有多少人在失意时,当读到这些振奋人心的诗句时,又重新振作。就是我们自己,有多少次在夜深人静之时,为学习而烦恼,被李白的诗句所激励。
也许,李白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当这样一个傲岸的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会立刻被他所吸引,而瞬间,就与他做成朋友。是的,有谁会拒绝一位生性乐观、豁达、而又兼具浪漫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