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她的手艺好】
王馨茹
2019年暑假,我们一家人一起到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陕西西安。到那里的第三天,我们去到一条小吃街,尽头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位。
“往前走走,别老坐着了。”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大太阳一直照的刺眼,可是坐的太久了,只能顶着太阳往前走,人都快被烤蔫了。“卖冰淇淋啦!”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叫卖。走吧,去看看!看起来好像好棒的样子。给我一个青草球和一个巧克力球,十五块!有点小贵。“啊呜!”好好吃,冰冰凉凉的入口就融化了,有一些冰渣,让我在嘴里慢慢回味。之后,甜甜的蛋壳配上已经化掉的冰淇淋,一口塞进嘴里。香甜可口,人在世间,“灵魂”已经上了“天堂”。让人赞不绝口,根本停不下来。妈妈问了她,原来年仅16岁的她已经开始养家糊口,对于我们来说,她是一个榜样,也是一个提醒。现在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像是没了当时的淳朴。
或许不用吃高大上的自助餐,也不需要买太多的山珍海味来满足自己。随便找一家路边摊,花十几块钱品味童年,品味以前最美好的那个自己。花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吃一顿饭很简单,但回归以前的那份朴素却更难,真正的好手艺不是他人定的。而是源于自己。小时候幸福更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
【篇二:我哥的巧手艺】
祁鸣九
我的堂哥黄炜宸,小名坤坤,我叫他“坤哥”。他原来对做菜一窍不通,可疫情后却成了做菜大师,他的巧手艺在我们家无人不夸。
以前坤哥从不做菜,早中晚三餐不是他妈妈(我姑姑)给他做,就是点外卖。就连我都会做的炒鸡蛋,他都不会。疫情期间,他只能吃姑姑做的菜,外卖也不能点了。有一天,姑姑去照顾我爷爷奶奶,留他一个人在家,他本想做方便面,但家里没有了。于是他只好躺在床上刷抖音,无意中却发现了做菜的视频。看上去很简单啊,他想。坤哥就开始跟着抖音学做菜,越做越有意思,于是他就天天做,这样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他做菜就已经出神入化了。
比如我妈妈做虾,不是白灼就是红烧,也不是不好吃,就是太普通了。坤哥做虾,不仅有麻辣,还有蒜蓉、油焖,应有尽有。他做蒜蓉虾,先把虾开背,上面抹上各种酱,底下铺上金针菇、洋葱,最后再放进烤箱烤十五分钟。拿出来后被大家一扫而光,一举夺得整桌菜的“MVP”。
坤哥菜的巧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美观。不说摆盘,就说颜色搭配,本来黄瓜炒鸡蛋,一个绿一个黄,有点单调。可在他手里,洋葱、火腿肠、青椒都能入菜。美观度提升后,就连菜也更香了。
最后,坤哥的巧菜还有营养价值。大多数中国家庭,油、盐、糖都超标,菜也都是大鱼大肉,极不健康,可坤哥一向不多放调料,食材也尽量选健康少脂的,比如鸡胸肉,即营养又好吃,还能变出新花样,一举多得。
这就是我哥的巧手艺!
【篇三:谁的巧手艺】
阚乐源
要说谁是我们家的最佳大厨,非我奶奶莫属。
奶奶最拿手的菜便是青菜肉圆汤了。首先奶奶用筷子将搅碎的肉泥搅拌,里面加上生抽,蚝油,葱,盐,鸡蛋,最重要的就是一点一点的加上生命的源泉——水,据说这样煮熟的肉会非常Q弹。放置20分钟等待味道被充分吸收后,用勺子将肉糜分成均匀的小块,再用手轻轻的捏一下,变成一个圆球为止。其次在锅中倒入三分之二的水,待大火煮沸,将捏好的放入锅中,沸腾后再加入小青菜,淋一点香油,出锅!一道鲜美诱人的汤就完成了。
我奶奶可谓是多才多艺,不仅什么菜都会烧,而且缝制衣物的手艺也是别人学不来的哦。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奶奶看天气越来越凉,万一我做作业没有一双暖和的鞋子怎么办?于是,她拿出了纸和笔立即开始设计草稿图,用剪刀剪下两个完整的鞋面,随后将橡胶鞋底和鞋面缝在一起,最后用不同颜色的线在鞋面上缝上图案。我试穿了一下,十分合脚,也非常暖和,仿佛一整个冬天都感受不到好冷了。
实际上我所描述的两个手艺只是奶奶所掌握的技艺中的寥寥几笔,感谢奶奶,谢谢你为这个家的付出!
【篇四:张阿姨的巧手艺】
许诺
认识张阿姨之前,我的早饭一直都是我妈妈给我烧的,那时,我吃得真少,但,不是因为我饭量小。
妈妈的早饭总是千篇一律的稀饭、饺子,一开始还行,等到我都吃腻了,她还在给我吃水饺,那水饺不是皮就是团,就像在吃清水下的裤带面一样,全都散开了。稀饭就更别说了,一点儿黏度都没有,就像是热白开水里加了一些杂质,让我难以下口。早饭吃不好,上学,哪有精神呢?
经人介绍,我们认识了张阿姨。她可真是巧手啊,厨艺了得!自从在她家吃了早饭和晚饭以后,我的生活的幸福感大变样!
张阿姨什么菜都会做,做什么都好吃,红案白案样样精通。同样是饺子,水煮的是白嫩可爱,油煎的是金灿诱人,咬上一口,鲜香的馅料带着汁水,再加上醋的香味,就像在舌尖上跳华尔兹,满足了我的味蕾。就连稀饭也种类繁多,白粥粘稠,紫米粥香甜,皮蛋瘦肉粥美味,小米粥爽口,一旦吃起来,真是欲罢不能。在张姨家的早饭,我能吃15个饺子,两碗稀饭,一个鸡蛋,要不是妈妈管着,我还能吃。
当然,除了饺子、稀饭,还有馄饨、面条、炒饭、豆腐脑,每天不重样,顿顿有花样,让我每天都带着满足感去上学。
至于晚饭,那就更不用说了。连我妈妈都在这里吃。可口的家常菜,各种自创的菜,什么盐焗小土豆,卤鸭心……那凉皮爽滑至极,入口即化,又爽口又下饭。还有我们从来没吃过的酱大白菜,用来拌饭吃可真是美味至极啊!那炸鸡腿更是我最爱,又香又脆,咬一口,满嘴流油,让我吃了还想吃,不说了,这个时候回忆美食,真是垂涎三尺。
张阿姨的小饭桌,每天最欢腾的时候,就是开饭的时候。不管多么挑食,甚至多么挑剔的小朋友,在这里都是满满的好胃口,吃得又多又香。大家每天都在夸赞着张阿姨的好手艺,“好吃好吃”那是我们的口头禅,每天都在说,可是还在忍不住重复说。很多家长还用饭盒在这里打包了张阿姨的菜回家吃。
瞧,这就是张阿姨的巧手艺,各大菜系,样样精通,人吃人夸。民以食为天,我的体重有张阿姨的功劳,她的美食更是吃货们的快乐源泉!
【篇五:谁的巧手艺】
李一可
在我们班,有各种各样的同学,他们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是十足的学神,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几名;有的是运动的天才,跳起绳来能连跳好几百个;有的是让老师头疼极了的捣蛋鬼,每次闹事都有他;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人擅长跳舞;而有的则有一双令人羡慕的巧手,他的手工在我们班绝对无人超越。
他就是小郑。只要给他一张纸和一卷胶带,他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出来。看,他开始做了!小郑把纸放在面前,徒手撕起了纸,“嘶嘶嘶”,他的手在桌上飞来飞去,很快,一个恐龙的身体出现在他面前。接着,他又撕了恐龙的其他部位。他拿出胶带,拽下了一截,粘好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恐龙。他又拿起笔,在恐龙头上画上了眼睛,又在它身上画了花纹,把恐龙一立,竟然站在了桌上。他还会做很多小动物,蝙蝠、小猫、小狗……
中午吃饭前,便能看到他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折纸,各种动物,尽管有些粗糙,但却栩栩如生,一眼就能认出是什么动物。
不仅如此,他的画画也特别好。一次,上美术课时,老师让我们上台在纸袋上画图案,老师请了小郑,他走上讲台,寥寥几笔,一只翱翔天空的龙便出现在了那个平淡无奇的纸袋上,顿时,小纸袋变得可爱又漂亮了。
这就是小郑的“巧手艺”,他拥有一双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这就是天赋,更是他对艺术和美的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