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叙事作文600字优选(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叙事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叙事作文600字1《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平淡而又真挚的书,让从事教育的我们重拾了教育的激情,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书的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的小学——霍巴特大道小学里任教,教育着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家庭都有问题,他们的母语甚至都不是英语,但是,雷夫老师用他的教育激情、教育理念,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在他的班级里没有平庸之辈,他们沉静自律、自尊自爱、知奉献、温文有礼,专心阅读的程度,是其它班级望尘莫及。他们甚至还会演奏韦瓦第的作品、玩摇滚乐、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许多该教室培育的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全美顶尖大学。这群又穷又淘气,家境不好的学生,像不像我们农村学校中的外地班学生?对待这些学生,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往往把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因素、学生本身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扩大了,而忽略了教师的职责、热忱,及与学生的相互信任,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我们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奇迹,让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可能性。从雷夫老师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两点切实有用的经验: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信任,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而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比如一个总是不爱交作业的同学,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认为是在说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雷夫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二、建立有效的道德成长路线
在幼儿园,老师就用小贴纸、大拇指或好孩子在激励孩子,在小学变成了用红领巾来激励孩子,在大学变成了奖学金。激励是促进人们进步的神奇魔法。但是我们有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有用吗?比如,现在的小学大多数都要求学生在三年级之前全部入队,可是,有些学生确实是不具备少先队资格的,但是为了完成指标,我们让他们带上了红领巾,这其实已经破坏了红领巾的先进意义和激励意图,自然,学生对于红领巾也就不如一年级的学生重视了。
在雷夫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育智慧比比皆是,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教学是这样快乐的,我们的学生原来是有着无限可能的。让我们的教室也像56号教室一样充满奇迹,让我们的教育没有空白。
生命叙事作文600字2在专家推荐下,我最近阅读了“ 56教室的奇迹”一书。正如“一个好妈妈比一个好老师”的作者尹建利所说:“读《 56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情感的过程。”
雷夫老师不是超人,不是高级教育家,也不是全天坐在讲台上谈论教育改革和国民教育的专家。他在这本书中写道:“我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超人。成千上万的老师正试图找到一条不同的道路,我也是如此。像所有'直'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不会'没有足够的睡眠。我无法在清晨睡在床上,对一个我负担不起的教育孩子感到极大的'痛苦。当一名老师真的很痛苦。“
为什么雷夫老师的学生成功?我认为要考虑的第一个词是“爱”,其次是“信任”。第56类的特殊之处不是因为它可以用于任何事物,而是因为它缺少某些东西-这里没有恐惧。 Leif老师使用信任而不是恐惧,使孩子们依靠信任,表现出纪律,公平,并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孩子们以您为榜样。您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必须先做。我要我的学生和其他善良勤奋的人,然后我最好成为他们认识的人中最善良的人和勤奋的。”
生命叙事作文600字3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很多人是存在质疑的,认为五十六号教室并没有他写得那样神奇,甚至有些人认为,他的一些教育理念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
抛开这些不说,书中所写的一些教育理念,教育事例对我是有启发的,并且雷夫的个人魅力也吸引了我。在我眼中,雷夫是个这样的人——
一、对工作十分地热爱。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雷夫对教育事业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热爱着这份工作,以至于把它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这种对工作的热爱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工作当中。他用这份热爱建起56号教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被孩子们称为宁静的港湾。我觉得56号教室就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有他喜欢做的事,有他喜欢的学生,有他喜欢的学生的样子。所以这样再累也不觉得累了吧,这个工作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激发了他的创作力,想象力。让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把56号教室办的更好。
二、超出常人的精力。
雷夫的精力有多旺盛你能想象到吗?我自认为属于精力充沛的了,但看到雷夫的日常我甘拜下风。为了让孩子们发展地更好,他会在每天六点走进教室指导孩子们做数学题。也会在放学后延长两个小时给孩子们播放电影。他的时间从来都是由学生的事情而决定的,而不仅仅是学校的规定或者自己的意愿。他为工作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难道不累吗?然而他却做得很高兴,很坦然。你们觉得他这样就可以了吗?不光如此,他还会带孩子们旅行、排练话剧、制作美术作品、学习器乐、阅读、写作……试问,哪一件事不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呢?我一直觉得雷夫应该属于事业型而疏于顾家。但在后面的章节他讲道,他完全有时间跟家里人相处,夫人芭芭拉支持他的工作并且经常给他出谋划策,几个孩子也被他培养得非常出色。我除了觉得不可思议还非常佩服他。
三、“异想天开”的想法。
人是思维的动物。想要成功总是要敢想敢做的。在这里“异想天开”并不是指没有办法做到。而是想描述雷夫老师的一些想法超出平常老师的思维日常(原谅我词穷)。在我眼里,他总敢去想,并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这种勇气与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执行力是我应该学习的。比如他在设计课程之初提出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就是一个很宏伟的计划与目标。印象很深的还有“教”孩子们看电影,教孩子们排练话剧,背莎士比亚的台词,并且弄懂每一个词语的意思,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被他们完成得相当好。他不光培养孩子们阅读,教孩子们写作,在数学教学当中,也有自己 ……此处隐藏16686个字……雷夫老师没有生气,也没有指责丽莎撒谎,而是选择了相信她。并教给她方法,让她的.两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帮她整理书包,从此后,丽莎再也没有忘记带作业。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想起自己对待那些没有带作业的孩子。每次我检查到孩子没有带作业时,尽管孩子解释自己做了,哪怕我自己也相信他确实是做了的。但是我仍然选择了让孩子重写。还总觉得自己是在教育学生,以后让他们更好的记住,要整理好自己的作业。
对比雷夫老师的做法,虽然一样达到了效果,但是自己确实采取了让学生敬而远之,害怕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象雷夫老师那样,充满爱心的信任学生,交给学生更好的方法。雷夫老师能这样做,是因为站在了孩子的角度。
雷夫老师也提到,要让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孩子,则需要摆脱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要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和我会体贴别人的阶段,达到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的层次,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可惜的是,我发现,我还常常停留在第一或者第二个层次,虽然孩子们表现的也很好,但是他们并不是真的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我却在孩子们的表现中沾沾自喜,却没有意识到孩子们自身发展的缺陷。当班级中一些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上出现一些坏习惯无法纠正时,我还常常想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教育中,我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所以孩子们总是以大人或者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有一天其中的人厌倦这样的标准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迷惘,从而使行为产生偏差。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更好的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输了人生的准则,这不才是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做好的事情吗?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感慨,作为教师,自己是不是还不懂教育的真谛?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也许,从雷夫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还有作为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生命叙事作文600字15《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是全美著名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教学生涯的总结。这本书受到各个媒体各个专家名人的推崇,虽不像荐言所说的好的无以复加,但是这本书却足以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雷夫在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他所带领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所做的事情。
翻开这本书,笔者不得不感慨“矛盾是普遍的”,我们所诟病的那些教育问题在美帝也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
“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
“种族歧视、贫穷以及无知长期在校园里占统治地位;再加上毫不领情、不懂得感恩的学生和教师队伍里素质低下的人,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
“或许教育界多的是不懂装懂的人,这些人教过几年书、打出几个响亮的口号、建立专属网站,然后到处巡回演讲。”
“很多教师为了维持教室秩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趴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
看来这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也困扰着其他国家的教师。即使著名的雷夫在多年前也曾做过这样的事情:感到疲倦沮丧的我,花了好几个星期寻找自己灵魂的本质,甚至反常地做了一件事——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再教下去。如果教育只剩下大量的如何提分如何高效如何在工作中免受惩罚反反复复的重复的“再生产”,而没有充满创新和智慧的“再生产”,那么教育也就只剩下无穷无尽的身心疲惫和职业倦怠了。
每一个踏进教育行业的人之初可能都带着一个美丽的教育梦,然而可能在几年后这个梦就被消残殆尽了。因为教育这个行业,如果努力了很难成功,处处碰壁,失败的挫折感挥之不去;然而如果不努力却可以过的很轻松。因此,真正爱教育并愿意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披荆斩棘更显得弥足珍贵。正如雷夫所说“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这样的一本书或许可以唤醒很多教育者最初的梦想,因为他所创造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愿景。这样的愿景饱含着无畏的`付出和坚持,无敌的智慧和创造力,缺一不可。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看到那些美丽的像梦想一样的奇迹。
带孩子们去旅行:
带孩子们去旅行。在这个连课间都不敢让学生下课的时代,带孩子们去旅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仍然有学校敢带学生去游学。我同学所在的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上学期全校师生带着军训教官浩浩荡荡坐着火车从深圳出发到武汉游学。且不说参观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带给学生的文化的洗礼,光是这样全校师生一起在路上的浩浩荡荡,全班同学一起互相关照、彼此分享的情谊,在途中为了学校荣誉而自我约束的自觉……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旅游或是课堂教育都无法匹及的。我想这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吧,愿这样有魄力有远见的校长越来越多,这样开放有眼光的教育部门越来越多。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雷夫在书中讲述了他如何在五十六号教室进行阅读教学的。很庆幸的是,我们也终于迎来了整本书的阅读。笔者曾经用了整整一个周集中进行《活着》的整本书阅读,那一个周我们对《活着》进行初读和再读,我们进行提问和质疑,我们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精彩纷呈,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阅读汇报更是惊艳。通过阅读和问题的引领学生自行解决了双层叙事结构、余华的写作语言与风格,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探讨了活着的意义……很多之前设想的难以给学生进行交流的问题都很轻松的解决了。这是一次疯狂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告诉我们,有了适当的指导和充足的时间,学生是可以与作者沟通的。但是离雷夫“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的理想还是遥不可及的,但是这一次的实验仍然是值得的。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应该有怎样的阅读指导,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经济学的天空:
经济学的天空。我想雷夫的这个经验不仅值得应用于班级管理还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雷夫在第五十六号教室制定了独特的经济制度。在开学初雷夫会给学生一个工作清单供学生选择:教室管理员、警官、办公室信差等,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薪资。孩子们必须选取工作存钱来支付课桌椅的使用费,存下来的钱还可以在拍卖会来购买文具和礼券。这不仅让孩子们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自我管理能力。
小结:
雷夫在教室管理制度、排练戏剧、科学创新、体育课安排等方面都有精彩的论述,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智慧和坚持。所以,要想让我们的教育生涯有意思,有幸福感,就必须充满智慧的去创造并持之以恒。当然这过程中必然有头破血流的挫败感,但是比起一潭死水的毫无波澜,这更有意义不是吗?
雷夫在书中的叙述的很多方法操作性都不太可观。例如丽莎做过的作业却找不到急于向雷夫解释时,雷夫选择相信她,并请她的好朋友帮她一起整理她的书桌。从那以后,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了。然而现实中事情远非这么简单,这样散乱的孩子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改变的。纵使是这样,雷夫在教育中这些智慧的尝试和难能可贵的坚持仍然能给我们无限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