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这农村最繁忙的时节,为了让我参加社会实践,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姑妈家参加劳动--学习插秧。
我们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天气热得出奇,气温高达34度了,太阳炙烤着大地,阳光亮得刺眼。田地里,农民们有的在插秧,有的在犁田,还有的在种菜,忙得不亦乐乎。
姑妈将秧苗用担子挑到了一块水田边,这块田已被整得平平整整的。只见姑妈抓起一捆捆秧苗,扬起手臂就把它们均匀地丢在田里,平整的水面上就出现了一束束绿色鲜花。“你先看一看我是怎么插的。接着,你插一两株,让你熟悉了方法后。再多插几行,好吗?”姑妈一边亲切地对我说着话,一边麻利地挽起裤脚,脱下鞋,走入潮湿泥泞的水田里,左手拿起一捆秧苗,解开草绳,弯下腰用右手轻轻捏起一株秧苗,根朝下放在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秧叶靠在虎口,大拇指自然地搭在秧苗的茎上,在中指和无名指的帮助下把秧苗插在了松软的水田里。姑妈快速地整齐地插了一横排,好像用直尺拉了一条直线,然后又向后退了一步,用手抹平田里的脚印,继续向后插秧。她边忙着手里的活儿,边给我讲解插秧的技巧。不一会儿,一个绿色长方形就呈现在我眼前,秧叶随风舞蹈,好像在向我招手。
我看了,兴奋不已,感觉很简单,也很有意思。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姑妈,这太简单啦,我学会了,我来插,我来插!”
“好!”
我立即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哼着小调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踩在湿软的田里,滑滑的,凉凉的,好舒服!我抓起一捆秧苗,按照姑妈教我的方法,在姑妈后面插了起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插的禾苗像一个个醉汉,东倒西歪,竖着看过去,又活像一条小青龙,歪歪扭扭。好不容易插完一行之后,已经汗流浃背了,我拔起一条腿,准备往后退时,脚下一滑,身体向后一仰,眼看就要睡倒在秧田里了。幸好我眼疾手快,一只手拄着田埂,才将身子歪靠在了田埂上。吓得我的心怦怦直跳,打起了退堂鼓。但看到姑姑还在马不停蹄地插着秧苗,动作那么娴熟,手脚那么灵活,我好羡慕啊!“我一定也可以的!”我给自己打了打气,定了定神,仔细观察模仿着姑妈的动作,站稳步伐,尽量把秧苗插得端正一点。刚找到点感觉,蚊子却来凑热闹了。这种山里的蚊子毒性很大,一咬一个大包,又痒又痛,简直让人崩溃。我哇哇叫喊起来,边挠边咒骂着那些恶毒的害虫。姑妈心疼地给我涂抹着风油精:“宝贝,干脆你别干了,去阴凉的地方歇歇吧!”我犹豫着,正想要放弃,但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就这样被困难打败了吗?不!要学会坚持!”我下定了决心,继续坚持着。蚊虫叮咬着我,太阳暴晒着我,累得我腰酸背痛,汗水一滴一滴地洒在泥土里,汗水泥水沾了一身,我成了一个“泥人”。
不知过了多久,那块很大很大的田里终于被秧苗站满了,一阵风吹过,那片秧苗随风舞动,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我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疲惫也消除了一大半,好有成就感啊!
午饭时,我感觉今天的农家饭菜比以往都要香甜。细细咀嚼着米饭,品味着那微微的甘甜,我脑海里浮现着美好的画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天种下的秧苗结出了丰硕的稻谷,变成了餐桌上的香喷喷的米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算是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想想我们每天吃的饭菜,都是农民伯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袁隆平爷爷为了研究杂交水稻,多年来夙兴夜寐、日夜坚守在稻田里,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想到这,我对他们不由肃然起敬。他们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诠释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的密码: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