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事情想得愈糟糕,生活似乎会变得愈美好。
事情总是这样,你想要的一切统统得不到,你惧怕的一切反而频频降临。拿我考试作例子:诸多考试的磨练,让我总结出一个规律:不会做的题愈多,越不自信,越担忧,反而分数越高;反之则不言而喻。
这种规律,暂且称其为“事与愿违”定律,这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结果已经表明这玩艺儿次次试,次次灵。以至于后来,我居然总期盼有不会做的题,看似糟糕透顶的境遇,事实上是好运气的前兆。
不过,神仙打鼓,也有错点,就是这样一个灵验的定律,竟也“翻了车”,有次考试时,我喜出望外地发现试卷上的题,我竟都不会做,毋庸置疑这是件大喜事,结果,当我满怀兴奋地打开发下来的试卷,却一怔,卷子上面尽是红叉叉,或大或小,或圆或方,坐着的,躺着的……
天哪!如此多不会做的题,本该考得好才是!怎么可能会变得一塌糊涂?这不符合“事与愿违”定律呀!
迷团劈开了,原来:不会做的题,并非越多越好,太多了,甚至全盘题目都不会,交了张白卷,白卷哪怕只生一分,也奇了怪了,所以不会的题不多不少才好。
这个我曾经一再扬言“它,值得信赖”的定律,欺骗了我,因此有必要将它修改修改。
原句“你把事情想得愈糟糕,生活似乎会变得愈美好”,要加一句“注意分寸”,如此一来,此定律似乎完美,好像用不竭,试即灵了。
生活中,“事与愿违”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还是拿考试作例子,哪个不想次次考满分?可又有谁能?爱钻牛角尖的人说:“有的人可以。”确实有些人能做到这一点,可是,他们还想长生不老呢!他们能呢?他们不能。
“事与愿违”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好东西,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人倒觉得“事与愿违”横看是阎王,侧看却成死神,那么他真的一无是处了么?
实际不然,我们生活原本就是由“事与愿违”组成的,没有它的世界,不存在。假如世上真失去了“事与愿违”,难道我们得终日“万事如意”“百事可乐”么?不可能,因为居住在乌托邦世界的任何灵魂,欲望已不可遏制,已大到无边无垠。人类有两件宝,一则铁石心,二则大欲望。人不会因为得到而满足,而会因为失去而快乐。
身处“事与愿违”重重包围,怎么办?一个字:想。怎么想?往坏处想,哪儿不是,你就往哪想。依旧说考试,当你考了一百分,莫自傲,莫张扬,什么孔子大道理咱先搁一边去,先说说怎么顺应“事与愿违”定律。
你小心翼翼,切记,全然没往好处想,你应该认真考虑最坏的可能:你回到家,爸爸揍你,妈妈打圆场:“别打孩子了……喝点水,我来帮你打。”
抱着这种想法,一回到家,你全身打颤,汗毛直竖,双唇发白,肌肉紧绷,事实上,你发现自己没被一顿暴打,反而被一番表扬,是不是如释重负,是不是幸福无比,是不是觉得捡了个大便宜!?
梁启超说过:“如释重负才是最大的幸福。”是的,利用“事与愿违”定律办事,玩的是心跳,是落差,是从狗熊变英雄,从小鸡变飞机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想得有多糟糕,反弹得就有多高;想得有多灿烂,摔的就有多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乐极会生悲。
有同学曾对我打趣道:“你堕落啦!”我答:“这是为跳得更高做准备。”他立即醒悟了:“当心摔伤!”
人生起起伏伏,思想也会跌跌宕宕,正所谓:
你把事情想得越愈糟糕,生活似乎会变得美好,注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