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追寻着记忆中的年味和现实中的年味。良辰美景年年如约而至,风俗习惯岁岁传承更新。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生活,有些年味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封尘在记忆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春运。中国人过年的第一要义是团圆,一年的忙碌打拼熬到头了,要回家报个平安,要和亲朋好友叙叙旧、要在团圆桌上举杯欢庆祖国好。前些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了他乡游子的共同心声,就算兜里只剩下路费,就算一票难求,就算奔赴千里,也要回家过年。于是乎,当兵的,求学的,打工的,做生意的……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涌向车站、机场、码头,涌起了蔚为壮观的春运潮。奔波、拥挤、焦急、渴盼成了春运潮的众生相;春运,也成了过年的一大标签。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建设的蓬勃发展,回家的路显得不再那么遥远,回家的票也可以轻松到手,春运,似乎不再那么繁忙了又由于观念的更新和疫情的影响,人们找到了新的过年方式,如:反向团聚、就地过年等。春运的味道,渐渐淡出的我们的生活。
其次是烟花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古已有之。古代还有关于用爆竹驱邪鬼避瘟疫的传说。爆竹声声,烟花朵朵,成了过年的又一大标签,一种文化符号。忆往昔,家家户户吃年饭之前必定会放一挂鞭炮,开启祭祖仪式。在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大家竞相燃放第一挂鞭炮,以示最早过年。每到新旧年交替之际,人们便倾巢而出,用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人们放的是卷成圈的万子鞭、响彻云霄的钢炮和冲天绽放的大烟花,讲究的是热闹、红火和兴旺。孩子们放的是神鞭、刮炮、“小蜜蜂”、“七彩珠”等,耍的是闹腾和快乐。大年初一,每家每户开财门的时候,也要放一挂长鞭炮,响声大而久,主人家就高兴,认为讨了个好彩头,新年一定财喜旺。近年来,由于提倡环保,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人们便发明了电子鞭炮,取代了鞭炮的声;用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替补烟花的形和色。爆竹烟花,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再者是耍龙灯。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从春节到元宵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龙灯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按其颜色不同,龙灯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和”黄龙”。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一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耍龙灯时,数十壮汉举竿奔走、跳跃、腾挪,身手矫健,步伐灵活。龙灯在他们的舞弄下或昂首摆尾,或蜿蜒游走,或盘曲缠绕,或腾空而起,雄视天下,气冲斗牛。观众们一路尾随欢呼,鞭炮声不绝于耳,锣鼓声震耳欲聋。“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描写的正是元宵夜耍龙灯的盛况。近年来,也许是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腾不出闲暇的时间制作龙灯、耍龙灯,甚至是看龙灯。在春节的七天假期里,人们用简单易行的方式度过,唠唠嗑、打打牌、做做美食、刷刷抖音,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耍龙灯的习俗,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还有拜年的习俗。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包括向家中长者叩头施礼、向平辈互道安好,向邻里恭贺新禧、向亲朋登门互拜等。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叩拜时,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以保晚辈平平安安度过新的一岁。登门互拜的时间可以早至年前的腊八,晚至年后的元宵。接待登门拜年的来客时,主人会放鞭炮、摆盛宴,以示客气。亲朋好友之间来来往往,都把好酒好菜搬上桌,或把酒话桑麻,或举杯庆欢聚。这种饭局又叫作“春饭”,含年年有余的寓意。湖南有句俗话:“过年过到初七八,坛子罐子光哒哒”。这意味着“春饭”之多,主人之热情。近年来,这种拜年的习俗也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话拜年、微信红包和视频聚餐等。拜年吃“春饭”的习俗,也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当然,淡出的年味,远远不止这些。
回忆这些淡出的年味,我们有惆怅,有深思,也有期待……